
新加坡28億洗錢案自8月中旬被爆出後,引起不少已經在新加坡置產或投資,或準備前來投資的外國人擔心,新加坡政府接下來會否收緊審查,會否殃及自己?
臉書、微信、微博和小紅書等社媒,相繼出現不少手把手教大家在新加坡進行投資時必須注意哪些事項的短視頻,這裡就不贅述。
紅螞蟻想跟大家分享的,是這兩天在國會上公開,與這個已經晉升至「全球最大宗洗錢案之一」的案件相關,但蟻粉可能錯過的幾組「漏網數字」。
從這些數字中不難看出,即使有了嚴格的監管和嚴刑峻法、只要犯罪分子懂得動腦筋找聰明的腦袋幫他們解讀新加坡法律見招拆招,「依法行事」得比老百姓還「奉公守法」,還是可能被他們鑽到漏洞。
數字 ① :24、51、34

新加坡目前有7萬3000間有地私宅,分布在本島和聖淘沙。(聯合早報)
這三組數字分別是已取得永久居留權的外國人,提出申請想在新加坡本島購置有地私宅,最終獲批的申請數量。
2020年:24份
2021年:51份
2022年:34份
總理公署部長兼財政部及國家發展部第二部長英蘭妮10月3日在國會就洗錢案發表部長聲明時指出,外國人想在新加坡購置有地住宅是受到嚴格限制的。新加坡的有地住宅主要供應給新加坡公民交易。

新加坡總理公署部長兼財政部及國家發展部第二部長英蘭妮。(通訊及新聞部提供)
外國人一旦不獲批准,就無法在新加坡本島購置有地私宅。
上述獲批申請中的外國買家都符合以下條件:
已成為新加坡永久居民至少五年;
名下任何時候只擁有一間新加坡有地私宅,自己住;
對新加坡有卓越經濟貢獻(如繳交個人所得稅);
與新加坡有密切聯繫(如孩子在新加坡服兵役、對新加坡有強烈歸屬感)
不符合上述條件又想買有地私宅的外國買家,只能購買聖淘沙島升濤灣的洋房。
同期三年內,有88名外國買家申請買升濤灣的洋房,86人獲准購買。涉及洗錢案的8間洋房,全位於升濤灣。

聖淘沙升濤灣的瀕水洋房都設計得美輪美奐。(紅螞蟻攝)
新加坡目前有7萬3000間有地私宅,分布在本島和聖淘沙。過去三年,每年有2700間有地私宅進行交易。單在2022年被外國買家買走的本島有地私宅(34間),只占總交易量的1.26%。
至於非有地私宅,新加坡目前並不限制外國買家的購買數量,也允許他們在新加坡本島購買。然而,自2023年4月起,第二間私宅的額外印花稅已從30%提高至60%,條件變得更苛刻,交易價也更昂貴。
28億洗錢案涉及的152個房地產中,除去8間升濤灣的洋房,其餘84間私宅都屬於非有地,另外還有53個商業房產、5個工業房產。
數字 ② :1萬7000

在新加坡註冊的外國公司,多選擇在中央商業區CBD租用辦公空間。(商業時報)
新加坡會計與企業管制局(ACRA)過去五年,撤銷了1萬7000家「不活躍公司」的註冊資格。
英蘭妮解釋說,所謂的「不活躍」,最明顯的跡象就是:公司沒有提交年度報表。
她指出,一間公司處於不活躍狀態的原因完全可以是合法的。例如:公司轉移了業務重點,公司的擁有者生病,或是公司面臨了一些挑戰,未必就一定是被濫用來洗黑錢。
一家公司處於不活躍狀態時,企管局不會立即採取行動,但會跟進追蹤。唯有在公司於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活躍,或者有其他機構提供情報時,企管局才會採取行動撤銷它們的註冊資格。
值得注意的是,涉及洗錢案的數家公司,沒有一家因不活躍狀態而被撤銷註冊資格,大多依法按時提交年度報表,根本沒有引起當局特別關注。
數字 ③ :2萬

28億洗錢案中被警方起獲的部分名表與首飾。據悉,涉及此案的名表有164支、珠寶546件、精品包包294個,豪車62輛。(新加坡警方提供)
在新加坡《貴重珠寶與貴重金屬法令》下,凡購買名貴珠寶、名表或其他名貴商品的顧客,一旦商品價值有至少50%由貴重珠寶或貴重金屬組成,或者現金交易額超過2萬新元時,商家就必須對顧客展開身份背景調查,並提交相關的現金交易報告給商業事務局。
通訊及新聞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說,商業事務局在2020年至2022年間,每年接獲4萬3000起「可疑交易通報」,平均每個工作日有150起通報。當中,有80%由金融機構提交。
過去三年,新加坡有240人因洗錢而被定罪,警方從中繳獲超過12億新元的「黑資產」,這些「黑錢」多來自新加坡境內的詐騙活動。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黑資產」的總額,竟不及28億洗錢案所涉金額的一半!
名貴包包、名車、名酒和其他名貴裝飾品等,目前在新加坡並不受到嚴格管制。28億洗錢案中涉及的名表就有164支、珠寶546件、精品包包294個,豪車62輛、名酒數千瓶,可見罪犯深諳「悶聲發大財」的道理。
楊莉明說,新加坡固然要依法嚴厲打擊黑錢,但也不可以過度管制而「給奉公守法的商業機構與顧客帶來無謂的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