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黨區出現新面孔 分析師:行動黨開始為下屆大選備戰

羅邦偉(左)出任盛港東支部主席、林偉良(右)則出任後港支部主席。(圖:人民行動黨)
人民行動黨(PAP)近日派出新面孔接任後港和盛港東兩個反對黨選區的行動黨支部主席,政治分析師表示,這顯示執政黨已開始為下屆全國大選做準備。
行動黨本月17日宣布,38歲的全國職工總會助理處長林偉良接替李宏壯,出任後港支部主席;周四(26日),行動黨再宣布委任40歲的公關及企業市場營銷部策略傳播主管兼總監羅邦偉接替凌煒鴻,出任盛港東支部主席。
大選是否即將到來?
新傳媒英文新聞網TODAY報道,政治分析師指出,本屆國會任期還剩兩年,行動黨委任兩名新面孔出任新主席,是為了讓他們有時間在選區走動,與居民建立關係。
前行動黨國會議員殷吉星(Inderjit Singh)說,雖然這些變動表明執政黨正在通過把有潛力的人選調到適當的選區,來為下屆全國大選做準備,但選舉是否即將舉行仍「很難說」。他說,關鍵是讓這些有潛力的人選有足夠的時間來得到基層的支持。
新加坡管理大學楊邦孝法學院副教授陳慶文說,大選必須在最遲2025年舉行,近期的動作是為大選做準備的一部分,而他預測,行動黨在西海岸、淡濱尼和馬林百列集選區也會有動作。
身為西海岸集選區議員的交通部長易華仁因涉貪而被貪污調查局調查,並被李顯龍總理指示放缺席假;原本擔任馬林百列集選區議員的前國會議長陳川仁和淡濱尼集選區前議員鍾麗慧則因婚外情而辭職退黨。
針對選區人口選人
原本擔任後港支部主席的李宏壯曾在2015年和2020年代表行動黨參選,但都敗給了工人黨的方榮發和陳立峰。陳慶文說,行動黨會覺得部署日後可能出戰後港的新支部主席會更適合。
他也指出,羅邦偉被委任為盛港支部主席,說明行動黨考慮的人選要符合盛港選民的人口特徵——30多歲、家有年幼孩子的父母。
新加坡諮詢公司BowerGroupAsia執行董事Nydia Ngiow則說,行動黨近期的動作顯示執政黨正在努力為這兩個選區引進新人才,而儘早提高民眾對他們的認識會讓他們擁有更長的跑道來與居民建立信任。
她也指出,以羅邦偉取代凌煒鴻相信是「有計劃的接班」,因為根據社交媒體上的動態,羅邦偉過去幾個月都一直跟隨凌煒鴻走訪選民和參加政黨活動。
至於全國大選是否即將到來,她指出,即將舉行的人民行動黨大會或會提供更多線索。
但凱度公共政策資訊(Kantar Public)政策發展、評估與數據分析主管梁振雄表示,他不會過多關注最近的變動,因為選舉之間都會有支部主席更替。
他指出,這些變動說明執政黨希望在反對黨選區「更新人選」,重新開始。
挑戰工人黨是個艱巨任務
受訪政治分析師指出,林偉良將得付出更大的努力,成為工人黨的可靠挑戰者。陳慶文就說,這對林偉良而言是個艱巨的任務,因為後港自1991年以來就是工人黨的堡壘。
Nydia Ngiow認為,林偉良必須制定跟李宏壯不同的競選策略,才有望助行動黨奪回後港。
至於羅邦偉,她認為他應該會面對「更平穩的過渡」,因為他可以仰賴在藍彬明醫生領導下建立起的行動黨團隊。
在2020年大選中,工人黨以52.13%的得票率贏得盛港集選區。
陳慶文認為,前工人黨議員辣玉莎承認自己在國會撒謊後於2021年11月辭職,不會成為下屆大選的重要因素。
他說,其他因素例如選區管理的如何更為重要。
儘管如此,他強調,無論是來自哪個政黨的新人,他們都需要在基層有存在感,才能贏得選民的信任和信心。
他說,對於盛港和後港來說,工人黨候選人具有優勢,「因為他們是在任者,有四年的時間向居民展示他們所做的事情,以及如果當選的話,可以在下一屆任期內做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