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星星膏」含有危害健康的成分,大馬女卻在未經核實情況下,稱該產品使用天然材料製成,沒有添加類固醇,並在網上出售,導致一名使用藥膏的男童類固醇中毒。
《新明日報》早前報道,持我國S准證的馬來西亞籍女子陳素怡(ChinSook Yee,譯音,30歲),涉嫌在沒有執照的情況下售賣「星星膏」。
被告陳素怡面對11項牴觸毒藥法令(Poisons Act)的罪狀,周四(2月1日)承認其中3項,被判罰款1萬8000元。

告沒有經過調查,竟宣稱星星膏百分百無添加物。(檔案照)

告沒有經過調查,竟宣稱星星膏百分百無添加物。(檔案照)
衛生科學局曾發文告揭露,當局檢驗「星星膏」後發現,當中含有強效類固醇復方丙酸氯倍他索(clobetasol propionate)以及抗真菌藥物酮康唑(ketoconazole)。
若未在醫生監督下使用,這些成分可能對健康造成嚴重危害,尤其是嬰兒和孩童。文告中也提到,本地一名男寶寶的母親在月嫂的推薦下,在孩子出生兩周後即為他塗抹「星星膏」。
男嬰出現戒斷症『月亮臉』孩子到了四個月大時停用後就出現戒斷綜合徵,被醫生診斷為類固醇中毒引發的庫欣綜合徵(俗稱「月亮臉」)。調查揭露,男寶寶的母親是通過蝦皮Starcream_homemadeofficial向被告購買星星膏。
男寶寶的醫藥報告指,他於2022年5月2日入院,5天後(5月7日)才出院。他最後一次複診於去年6月26日,當時已恢復正常。
主控官指,雖然產品瓶罐上沒有附上產品成分,但被告在售賣該產品的兩年裡,從未考究過星星膏的製作材料,就在宣傳星星膏時指星星膏使用天然材料製成,沒有添加類固醇。

四個月大的男寶寶塗了星星膏後,出現臉腫的情況,家長立即帶孩子求醫。(檔案照)
平台下架星星膏 被告仍試圖重上架
星星膏在各大電商和網購平台一一「下架」,被告仍重新「上架」試圖繼續售賣。
根據銷售記錄,被告在2020年9月9日到2022年6月6日之間售賣星星膏,其中四單是賣給男寶寶的母親。
雖然當時當局已和本地電商和社交媒體平台如Carousell、蝦皮和臉書合作移除這些受影響的商品信息,但被告仍在她的蝦皮店和Carousell上重新上傳售賣資料,不過都在同天被平台撤下。
藥品報告指,一歲以下的孩童禁用強效類固醇復方丙酸氯倍他索。
新加坡衛生科學局提供的藥品報告指,強效類固醇復方丙酸氯倍他索主要用於皮膚病如牛皮癬(Psoriasis)、濕疹、扁平苔蘚(lichen planus)和園盤性紅斑狼瘡(discoid lupuserythematosus)。
即便成人用藥也是一天一到兩次的少量塗抹,見效後停藥,而且不得在超過四周後未經複診繼續使用。
若是孩童,則只能根據醫生的指示上藥,也只能連續上藥幾天,每周都得複診。一歲以下的嬰兒是禁用該藥物的。
此藥過量使用或濫用的話,可導致孩童發育遲緩。戒斷綜合徵則導致腦脊液壓力增高,出現圓臉或月亮臉,以及上半身肥胖但四肢纖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