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這周,新加坡現任總理李顯龍,連帶內閣向尚達曼總統提交辭職信。
自此,李顯龍長達20年的總理任期,即將畫上圓滿的句號。2024年5月15日,黃循財就將正式成為新加坡總理。
這是新加坡第三次順利的政權交接了,從李光耀到吳作棟,再到李顯龍,再到如今的黃循財,新加坡政權交接之平穩,超出很多國家的意料。那他們到底有著怎樣的秘密,才能做到這樣呢?
01 新加坡政權再次平穩交接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正式向總統尚達曼遞交辭職信,連同他領導的政府成員,一起辭職。
同時向總統尚達曼建議,由黃循財組建下一屆政府。

從建國總理李光耀,到第二任總理吳作棟,再到如今馬上退位的第三任總理李顯龍,新加坡已經度過了59年,經歷了3任總理。
但時至今日,新加坡的政權交接,一直都是平穩過渡,波瀾不驚!

即便是2021年,候任總理王瑞傑請辭,新加坡領導層進行大規模調整,整個國家也沒有一點動亂的跡象,仍然十分平穩。
這讓許多政權更迭不穩的國家,為之羨慕。

02 黃循財提交新內個名單
緊接著,尚達曼已邀請黃循財擔任下任總理,黃循財同意並遞交了新內閣名單。 黃循財首次以候任總理身份召開記者會,宣布新內閣名單。

大家關心的新加坡副總理,由貿工部長顏金勇擔任。他將掌管總理公署屬下的政策策略署,同時兼任金融管理局主席,並繼續擔任貿工部長。
王瑞傑留任副總理。

即將卸下總理職務的李顯龍將擔任國務資政,同時留任研究、創新及創業理事會主席。
此外,劉燕玲獲升任貿工部兼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高級政務部長,並繼續擔任西南區市長;陳國明升任總理公署高級政務部長,並繼續留在全國職工總會;拉哈尤瑪贊升任衛生部兼通訊及新聞部政務部長,並卸下律政部的職務。

黃循財表示,確保內閣團隊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是他組建新內閣時的關鍵考量。
他也說,內閣仍需要更多新血,因為一些資深部長可能會在本屆任期結束時或不久後退休。他正在積極尋找有潛力擔任內閣職務的新人,以加強團隊。

03 新加坡總理傳統:交棒前兩天申請辭職
在總理交棒前2天,前一任總理遞交辭職信,似乎成了新加坡的「傳統」。
李光耀交棒前2天提辭職
1990年11月26日,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連同整個內閣,一起向時任總統的黃金輝提交辭職信,並向總統正式提議由當時任副總理的吳作棟接任總理職位。

黃金輝
總統黃金輝在第二天宣布接受李光耀的辭呈,在總統府舉行的儀式上,正式委託吳作棟作為新總理。當時吳作棟就把新內閣名單呈給總統。
28日,新總理和新內閣宣誓就職。

吳作棟交棒前2天辭職
李光耀如此,吳作棟退休時沿襲前人的傳統,同樣在交棒日前2天,也就是2004年8月10日,連同內閣一起遞交辭職信。
當天納丹總統就接受了辭呈,而李顯龍同樣在這一天宣布了新內閣名單:吳作棟被任命為國務資政,李光耀則繼續擔任內閣資政。
12日晚,李顯龍與13名內閣部長宣誓就職。

按照這樣的「規律」來看,2024年5月13日李顯龍辭職,黃循財提交內閣名單,後天就要正式交棒,和內閣宣誓就職了。
04 李光耀定下接班人選拔機制
可以說,李光耀不愧是新加坡國父,從他卸任時的交接,就給新加坡起了一個好頭,讓後續接任者「傳承有序」。
李光耀67歲退位,眾人推選吳作棟
1990年,李光耀67歲。這個年齡放到各國領導人當中,也是正值壯年。
當時的他,仍舊可以繼續擔任總理,但他卻選擇在自己威望尚存的時候,急流勇退,選擇了退位,將總理職位平穩讓渡給吳作棟。

當時李光耀最屬意的接班人是後來擔任新加坡總統的陳慶炎,但一眾內閣成員都推舉時任國防部長吳作棟擔任下一任總理,幾次商議都是同樣的結果。
最終,李光耀辭職,並推薦吳作棟作為新加坡第二任總理。

吳作棟63歲卸任,內閣推薦李顯龍
第二任總理吳作棟,同樣效仿李光耀,在2004年他63歲時,將總理職位交給了李顯龍。
李顯龍,同樣是由當時的內閣成員推舉而出,並非網傳的那些「世襲」謠言。

李顯龍72歲退位,78%選擇黃循財
到了李顯龍這裡,有樣學樣。他早有表示,希望自己在70歲前退休。可以說,如果沒有王瑞傑請辭+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可能早在前兩年,李顯龍就辭職退休了。
黃循財的上任,同樣是內閣推舉。包括內閣19名部長級人物,15名推薦黃循財擔任下任總理。
於是,今天李顯龍總理辭職,將總理職位交給黃循財。

而且總理卸任後,都到內閣擔任資政,幫助下任總理度過「新手期」。
05 新加坡總理似乎是一個「燙手山芋」?
此外,還有一點很有意思,歷任新加坡總理似乎都不願意當總理!
李光耀被「逼」成總理
新加坡被「踢」出大馬後,李光耀是被「逼著」成為新加坡第一任總理的。
當時的新加坡,沒有國際地位,沒有自己的軍隊,甚至連住房、飲食和飲用水的問題都難以得到解決。可以說,那就是一個爛攤子,李光耀成為總理根本就沒得選。
如果他不抗下這個擔子,許多相信他,追隨他的人民就可能被餓死。
吳作棟:沒人願意做的苦差事
新加坡第二任總理吳作棟曾在他的《高難任務》中寫道「總理是個沒人願意做的苦差事」。
當時人們前往陳慶炎住家開會,決定選擇誰當新加坡的下一任總理,不過他卻遲到了,於是「大家都不想做的差事,就落到了他的頭上。」

圖源:高難任務
李顯龍在數學領域更天才
李顯龍的博士導師在他競選總理前,曾寫信給李光耀,信中說道:李顯龍是數學天才,留在數學領域會有更大的成就。但是被李光耀拒絕了。
李顯龍到底是因為自己真的想當總理,還是因為「使命感」呢?可惜,我們永遠都無法知道了。但在得知李顯龍成功競選總理的那一刻,作為他的父親,李光耀心中應該是很驕傲的吧。

王瑞傑因「身體原因」請辭總理
新加坡上一任財政部長王瑞傑本來已經是定下來的新加坡下一任總理了,可是最後卻因為「身體原因」拒絕了這個職位。
2021年4月8日,時任新加坡副總理、經濟政策統籌部長兼財政部長王瑞傑突然宣布,因身體和年齡原因無意擔任下一任新加坡總理,並不再兼任財政部長。
消息一出,全島輿論譁然,當時全體新加坡人都知道王瑞傑會是新加坡下一任總理。他這一舉動,頓時讓新加坡第四代高層有點「群龍無首」的感覺。

黃循財接任總「推辭」
後來,黃循財被選為「新加坡下一任總理接班人」,新加坡現任總理李顯龍表示:我非常期待「交棒」給黃循財。

不過黃循財卻這樣回覆:當我準備好「接棒」的時候,我會讓李總理知道的,不過應該不會很久,因為李總理會不斷的提醒我,催促我。

在位的李總理似乎想早日「讓賢」。而即將接班的黃循財卻左一句「我還沒準備好」,右一句「時機還沒到」的,這種情況還真不多見。

總結
新加坡政權的平穩交接,是李顯龍總理的期望,對於整個新加坡來說,也是難得而可貴的。我們由衷的說一句:再見,李顯龍!
這樣的交接班模式,也值得世界許多國家參考和效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