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到一個個小吃攤上整齊地掛起一隻只熟雞時,那便是新加坡的國菜之一一一海南雞飯。

它在新加坡隨處可見,也是許多餐館乃至咖啡廳的菜品。無論是一口大小的雞塊,亦或是供團隊食用的整雞,搭配噴香的米飯、嗆口的辣椒以及鮮香的姜醬,皆可稱作人間美味。
海南雞·飯

新馬兩地因歷史、地理等因素,文化風俗頗為相似,美食也不盡相同。前段時間新加坡要為海南雞飯申遺,馬來西亞卻不幹了,這段話聽起來似乎有點繞口,甚至讓人不自覺嘴角上揚。
正如重慶沒有雞公煲,揚州沒有炒飯,海南也是沒有海南雞的。海南雞飯到底應該歸誰,這已是個有點無聊的話題。於我而言更傾向於「海南雞」是個形容詞,因為做這道菜的最佳食材,當屬來自海南島的文昌雞。不過正宗的文昌雞,大概在海南島上也很難以尋覓了吧。
蘸料便是靈魂


新加坡海南雞飯最大的特色,便是雞的蘸料。
一是辣椒醬,比較地道的做法是在普通辣椒醬中,加上酸柑、蒜頭等來調味,最好還要澆上熱雞湯拌勻。
二則是新加坡黑醬油。黑醬油是老抽的一種,口味偏甜,說起來,嫩滑的雞肉和黑醬油的結合,一黑一白,還真是種美妙的邂逅。鮮甜的醬汁調出了雞肉的鮮味,就此和一般的白切雞有了不同的境界,而蘸汁的雞肉搭配油香的米飯,當真是融洽。
一碗下去,不單調,卻也沒負擔。
「賭」贏有飯吃


據說,海南雞飯最初是挑擔沿街叫賣的。為了招攬生意,有些商販設置了一種「賭大小」的消遣遊戲。賣雞飯的小販隨身帶了3粒骰子和一個空碗,以雞飯來跟人賭輸贏。如果想要賭賭運氣,那就丟骰子,比大小,贏的送雞肉或雞飯糰,輸的就給錢。這種有趣的兜賣方式,可能就是當地販賣海南雞飯的雛形吧。
懷念那個人的微笑

2019年10月14日,新加坡當地知名雞飯老字號「威南記」的創始人黃循澳病逝,享年81歲。因喜歡交際,又常常需要應酬,便萌生了自己開餐廳的念頭。可能是因為海南人的身份,也可能是對海南雞飯有著獨特感情,於是便開始了這段跨越餘生的買賣。
黃循澳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的微笑。在員工們心裡,他是沒有架子的老闆,是夥伴,更是親切的長輩。雖然已經退休,但他平日只要在新加坡,都會到店裡跟員工們見面,跟老顧客聊天。「每次店裡發生什麼事,他的一個微笑就能化解氣氛緊繃的場面或不滿情緒。」
黃循澳出殯那天,威南記所有店面停業一天,讓員工們再送他一程。
海南雞飯的起源與歸屬眾說紛紜,但毫無疑問的是,這道美味不僅給人們帶來了飽腹的快感,同時也記錄了下南洋時期的動盪與變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