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19日
新加坡新冠肺炎疫情
持續更新中
截至目前,新加坡共有81位確診病例
29位治癒病例,海外國家治癒率最高的

面對洶洶而來的新冠肺炎疫情
新加坡在多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所以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
昨日2月18日下午3時
在國會發表2020年財政預算案聲明
也特別加入了有關新冠肺炎疫情的預算配套
瞎玩君和大家一起來看看詳情吧

2019新冠疫情方面
Q
財政預算案將撥出額外8億新幣,支持前線抗疫工作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當下,政府目前最重要的任務是盡力減緩病毒的擴散,保護大家。今年的財政預算案將撥出額外8億新幣,支持前線抗疫工作,其中大部分款項將撥給衛生部。王瑞傑也表示代表政府感謝所有不眠不休辛勤工作的前線人員,並表示有信心,只要團結一致,國人就能保持堅韌,度過這次難關。
A
Q
政府將推出兩個總值56億的特別配套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籠罩,政府將推出兩個總值56億的特別配套,助國人渡過難關。
這兩個特別配套分別是40億元的「經濟穩定與支援配套」(Stabilisation and Support Package)和16億元的「關懷與援助配套」(Care and Support Package)。
前者將通過協助工人保住飯碗、幫助企業周轉,來穩定經濟。後者則將協助本地家庭應付生活費,尤其是低收入家庭。
A
新加坡民生方面
Q
消費稅率明年保持不變
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今天發表2020年財政預算案聲明時說,政府在考慮到收支預測和我國經濟現狀後,決定暫緩原定計劃。兩年前的財政預算案聲明中,政府宣布將在2021年至2025年之間,將消費稅上調兩個百分點至9%。
不過,政府仍會在2022年到2025年之間上調消費稅。上調消費稅是為了增加經常性收入,以應付政府的經常性支出,尤其是醫療支出。
政府將謹慎評估適合上調消費稅的時間點,並給國人足夠的準備時間。調高消費稅後,政府也會確保我國稅收和轉移制度是累進式的。
A
Q
滿21歲國人 可獲一次性現金入息
今年滿21歲及以上國人,將根據收入獲得介於100元至300元的一次性現金入息。有至少一名20歲及以下新加坡籍孩童的國人,將獲得額外100元現金入息。
符合條件的家庭將獲得一次性消費稅補助券—水電費回扣特別補助金,享有雙倍的水電費回扣。有超過五名家庭成員的大家庭,也可享有額外水電費回扣。
住在一房式和二房式組屋、擁有不超過一個房產的21歲及以上國人,將在今年和明年獲得100元的必需品補助券,可在各大超市使用。
政府也將為50歲及以上國人提供100元的百盛樂齡卡(PAssion Card)填補,建國一代和立國一代也可享有優惠。
A
Q
政府為55歲至70歲
中低收入國人推出
退休戶頭配對填補計劃
政府將通過退休戶頭配對填補計劃,幫助未能達到公積金基本存款、年齡介於55歲至70歲的中低收入國人,累積更多退休經費。
副總理王瑞傑透露,上述國人以現金填補退休戶頭時,政府將以一元對一元的方式進行補助,補助頂限為每年600元,預計將有43萬5000名國人受益。
王瑞傑也宣布,公積金基本存款(BRS)數額接下來兩年將繼續以3%的幅度提高,明年年滿55歲國人的基本存款為9萬3000元,後年則提高至9萬6000元。
A
新加坡中小企業/攤販
Q
政府為五大受疫情影響行業
提供額外援助
政府將為五大受冠病19疫情影響的行業——旅遊、航空、零售、餐飲和點對點服務,額外援助。
這包括通過應變與提升計劃(Adapt and Grow)的重新調動項目,給予給予旅遊、航空、餐飲和零售行業更多支持。其中,政府將把這些行業的技能提升資助從三個月延長到六個月。這有助員工利用低迷時期,進行培訓和技能提升,為回彈做好準備。
為幫助旅遊業,政府將在今年,為持有執照的酒店、商務住宅及商務會展場所的住宿及會議廳部分,提供30%的產業稅回扣。國際遊輪和區域渡輪中心將獲得15%的產業稅回扣,綜合度假勝地的則是10%。
同時,政府推出過渡性貸款計劃,確保企業的資金周轉。
航空業的系列援助包括,在飛機降落和停閉費用提供回扣,給予樟宜機場15%的產業回扣,以及為樟宜機場的零售商和貨運代理租金回扣等。
A
Q
政府將幫助企業應付
現金周轉不靈問題
政府將在2020估稅年為企業提供25%公司稅回扣,幫助企業應付現金周轉不靈的問題,頂限為1萬5000元。這項措施總值約4億元,預計所有繳稅公司能從中受惠。
此外,政府將加強幾項企業的稅收待遇,例如,讓企業在2021估稅年更快針對工廠及機械、裝修及翻新方面的投資作出減值(write-down),以便獲取更多現金。
政府也將加強企業融資計劃的營運資金貸款項目一年,把最高頂限從30萬元增至60萬元,以及提高政府所承擔的風險比率,從目前的50%至70%,增至80%。
那些在政府管理的場地營業的租戶和承租人也可以享有更靈活的租金償還計劃。
A
Q
僱主可獲公積金過渡性補貼
僱主明年起須為年長員工繳交更多公積金,政府將為僱主提供公積金過渡性補貼,以抵消他們明年須繳金額的一半。
這是政府為鼓勵僱主聘請年長者的其中一項措施。其他措施包括提供年長者就業補貼,以及為預先調高退休和重新僱傭年齡及讓重新僱傭年長員工從事部分時間工作的僱主提供津貼。
A
Q
政府將免除小販中心
攤位一個月租金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打擊我國實體經濟。為了援助食品與零售業商家,政府將免除全國114家小販中心攤位一個月租金,免除金額至少為200元。
建屋發展局和人民協會等其他政府部門也向會向旗下商業租戶提供相於半個月的租金減免。
整個租金減免的配套總值為4500萬元。
A
Q
三行業S准證持有者比率頂限將下調
建築業、海事造船業和加工業的S准證持有者比率頂限未來三年內將調低五個百分點。
這三個行業的S准證持有者比率頂限將分兩個階段下調,明年1月1日起從20%降至18%,2023年1月1日起進一步降至15%。換句話說,到了2023年,S准證持有者最多只能占公司人手的15%。
政府去年已宣布,服務業S准證持有者比率頂限明年起從13%降至10%。目前各行業中只有製造業尚未受影響,但政府也會在條件允許時收緊該領域外勞配額。
考慮到當前經濟情況,各行業外籍勞工稅率今年保持不變。
A
新加坡教育方面
Q
提升助學金增加津貼
助低收入家庭學生
政府將加強對低收入家庭的援助,為新加坡人提供負擔得起的教育。領取教育部經濟援助的高中生每年享有的助學金額將從900元增加到1000元。低收入家庭學生的交通津貼也會增加,中學生還可享有更多的學校餐食津貼。
政府每年將投入多900萬元,達5200萬元在教育經濟援助計劃。
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在宣布財政預算案時指出一系列計劃,協助低收入家庭應付教育開銷。
從2020學年起,家庭收入階層最低的工藝教育學院學生在領取助學金以外,將免付學費。其他中低收入家庭學生也可獲得更高的助學金額,一年助學金額增加的款額,最高可達200元。
政府早前已宣布,讓來自中低收入家庭的理工學院與大學生享有更高的助學金額。因此,政府接下來投入在大專教育的助學金將從每年的1億4800萬元增加到1億9800萬元。
A
Q
政府將為年逾25歲國人
填補技能創前程補助
政府將為年逾25歲的新加坡人填補技能創前程培訓補助(skillsfuture credits),金額為500元。
四五十歲國人還能獲得額外500元補助,以報名參加持續教育與培訓(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簡稱CET)中心提供的大約200個職業過渡課程。
國人可從今年10月1日起動用這些補助支付培訓費用。與過去的培訓補助不同的是,上述補助有效期限為五年,未使用的補助將在2025年年底失效。
王瑞傑指出,這是為了鼓勵國人趁目前經濟步伐放緩,儘早學習新的技能。
教育部將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該部門開支預算時,提供更多細節。
A
Q
政府計劃讓七成高等教育學府
畢業生擁有海外經驗
政府設定「70-70目標」,計劃讓七成本地高等教育學府畢業生在畢業前擁有海外經驗,其中70%的人須接觸過東協國家、中國或印度,以更好地了解區域情況,掌握跨文化技能。
目前,約一半本地高等教育學府學生通過實習、交流、浸儒等項目獲得海外經驗。
政府接下來將推出新「亞洲通培育計劃」(Asia-Ready Exposure Programme),支持本地青年訪問東協國家、中國或印度。同時,也將進一步加強「國際化人才培育計劃」(Global Ready Talent Programme)下的實習項目。
A
Q
技能創前程企業補助計劃
超過三萬5000家公司將受益
政府將推出技能創前程企業補助計劃,協助僱主進行業務轉型與人力培訓,超過三萬5000家公司將會受益,以中小企業為主。
每個企業可獲得一萬元的補助津貼,用來多達90%的業務轉型、工作再設計與技能培訓方面的開銷。
同時,政府將擴大生產力提升計劃,提供津貼給企業,幫助它們採用已獲批准的工作再設計諮詢服務。
政府也會與多達40個大型主導企業合作,為個別工業領域的公司提供培訓方面的援助,料會有4000個中小企業在未來五年內受益。
高等教育機構也會攜手更多企業,透過技能創前程工讀文憑課程,為本地學生提供在職學習的機會。到了2025年,這類課程會比現有數量增加至少一倍。
A
交通/生活方面
Q
明年1月起購買電動車
可享2萬元優惠
從明年1月起,消費者購買電動車時可享有高達2萬元的附加註冊費優惠。到了2030年,全島各地公共停車場也會設置多達2萬8000個充電點。
為了更好地應對氣候變化,並加強公共衛生,我國計劃在2040年以前停用所有內燃式引擎車輛,改用更節能環保的車輛。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政府宣布從明年1月起,消費者在購買電動汽車或德士時可享有多達45%的汽車附加註冊費優惠(以兩萬元為頂限)。這項優惠計劃會實行三年。
政府也會推出商用車減排稅務計劃,鼓勵消費者選購廢氣排放量較低的輕型貨車車款,進而改善空氣素質。
全島各地目前有大約1600個充電站,政府會與私人領域合作,設置更多充電設備。預計到了2030年,全島公共停車場會有多達2萬8000個充電點。
A
Q
明年1月起一次性
向電動車車主徵稅
燃油稅是我國稅務一大貢獻來源,本地逐漸改用電動車,預計會對我國稅收所得有巨大影響。政府因此將從明年1月起,一次性向電動車車主徵稅。
隨著更多人改用電動車,政府有意調整車輛稅務結構,根據電動車的使用率向車主徵稅。政府希望藉助新一代公路電子收費系統徵收這筆稅,不過距離我國全面採用這一套新系統還有幾年,因此政府將在這段過渡期間,改以一次性徵稅的形式來彌補日後所失的燃油稅。
一次性徵稅計劃將從明年1月至2023年1月這段期間分階段實施。不過電動車車主將能通過電動車附加註冊費優惠計劃,省下不少成本費用。
A
環境/氣候等方面
Q
應對氣候變化
政府成立50億元海岸防洪基金
政府將成立新的海岸及洪水防護基金(Coastal and Flood Protection Fund),進一步研究海平面上升對我國造成的影響及應對措施。基金啟動資金為50億元,並會在我國財政狀況允許時注入更多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