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廣東美食 勾起五六十年代回憶
配合中秋節,牛車水廣場今年首次舉辦「新加坡文化與遺產之旅-廣東篇」,接連兩晚讓公眾品嘗本地已很少見的傳統廣東風味美食。主辦方表示,明年也可能不排除明年在廈門街舉辦「福建篇」,進一步推廣華人文化和遺產。
源自中國廣州市的「蝦多士」擁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這道傳統廣東風味美食目前在香港和廣州依然普遍,但在本地已很少見。要製作這道點心並不簡單,底下的麵包得先花兩天的時間去除水分,切片後將蝦放在上頭,油炸時還得細心控制油溫。
同樣在本地近乎絕跡的「金錢雞」,則創自順德。廚師把肉切成圓形薄片,腌透後塗上蜜糖,入爐明火烤至焦香。
文東記廚師賴泳鎝說:「其實金錢雞是早期的粵菜的燒臘集中的一個小菜、小吃的一種,是以前傳統的金錢雞,因為它切得形狀很像金錢,所以它的名字才出來叫做金錢雞,一直傳到現在。」
惹蘭勿剎集選區基層組織顧問梁莉莉醫生表示:「我們主持這個活動是希望能帶給更多人,尤其是我們的年長者有美好的牛車水舊的回憶。為什麼主持這個活動是因為在牛車水是很多人是廣東人。」
活動上也出現這道粵式「魚鰾羹」,本地一些廣東菜館全年都有供應。
肥仔榮酒家老闆黎少威說:「也是從廣東省那邊傳流下來到我們新馬這一帶,現在就比較普遍,所以通常酒樓有那些宴席的時候,我們都會出魚鰾羹來給客人吃。裡面有木耳,有魚唇之類的東西,是很可負擔得起的。」
現場的這些攤位售賣超過十道傳統的廣東佳肴和街邊美食,讓訪客回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品嘗當年的古早風味。這些攤位也都由第二代經營,擁有傳承的意思。
- CH8/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