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邁入第39屆的全國揮春大會吸引各年齡層人士參加,包括不少年輕人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非華族書法愛好者前日濟濟一堂揮春,表達他們對新年的美好願望。
由新加坡書法家協會和《聯合早報》聯合主辦,國家藝術理事會、李氏基金、新加坡藝術總會和新報業媒體信託華文媒體集團聯合贊助的「全國揮春大會」昨天在新加坡書法中心舉行。活動旨在普及與弘揚中華傳統藝術,並為來臨的農曆新年增添喜慶氣氛。
本屆活動共吸引約850名書法愛好者報名,當中有約21所學校的學生參加。活動從上午9時舉行至下午3時,每15分鐘有50名參加者分批入場。
人力部兼教育部政務部長顏曉芳應邀擔任大會主賓,她也現場揮毫,寫下「天下太平」四個字,期許冠病疫情能早日受到控制,在新的一年能天下太平。
顏曉芳在致辭時,感謝書協過去近40年來堅持舉辦揮春活動。她說:「書協積極推動各社區與學府的新春活動和揮春比賽等,成績有目共睹,值得大家的讚賞。」
其中一名在場揮春的外籍人士是法國駐新加坡大使館三等秘書布羅塞(Fabrice Brousse,54歲)。每周都到書協參加書法課的他認為,參與揮春大會能讓他結交不少新朋友。「學習書法不僅讓我能接觸中華文化,我也可以認識不同年齡層的朋友,從而有機會和新加坡人變得更親近。」
代表育民小學參加活動的10歲雙胞胎兄弟王適從和王適凡從5歲開始接觸書法,每年也會參加書法比賽。他們的母親蘇愛麗(42歲,家庭主婦)受訪時說:「兩兄弟對華文很感興趣,書法能提高識字量,讓他們更了解漢字的結構,也可以幫助他們記住新的單詞。」
有超過30年授課經驗的書畫家潘永強(63歲)前日也出席活動,還幫學員寫春聯。他認為,學習書法能幫助年輕人了解中華文化的精髓,啟發他們對華文的興趣,更是解壓的良方。
新加坡書法家協會會長陳聲桂教授說:「這幾年有越來越多年輕人參加揮春活動,很多人也覺得在現場揮春更有氣氛。我們希望保留文化的根,將這個傳統文化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