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12秒就有一人死於冠病;李顯龍說疫情中的春節

2022年01月26日   •   8721次閱讀

李顯龍:疫情中過年,是為了節日背後的精神

前日(1月24日),李顯龍總理在面簿上發表推文,以中英兩種語言表達對人民以新春佳節的祝福和在疫情當下的鼓勵。

「在冠病疫情籠罩下生活,如今已邁入第三個年頭。」李顯龍總理指出,「我們已經適應了這樣的生活,也盡力在逆境中克服重重難關。」

李顯龍表示不同民族的不同節日都需要慶祝,「但最為重要的是佳節背後的精神」。

(圖源:facebook/ Lee Hsien Loong)

在冠病疫情的第三個年頭,不論是春節,開齋節,屠妖節還是聖誕節,李總理希望我們可以銘記節日中重要的部分,並安穩地度過一個安全健康的春節。

世衛組織發言:每12秒就有人死於冠病

日內瓦時間1月24日,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世衛組織執行局會議上發表講話表示,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們將與新冠病毒共存,我們將需要學會通過一個持續和綜合的急性呼吸道疾病系統來管理它,這也將為未來大流行的準備提供一個平台。

譚德塞強調,對於疫情會如何發展,急性期會如何結束,有不同的設想——但假設奧密克戎將是最後一個變種,或者我們正處於疫情末期,這是危險的。

譚德塞表示,新冠疫情爆發發兩年後,共報告近3.5億例病例,超過550萬人死亡——但這些數字存在低估。

上周,平均每三秒鐘就報告100起病例,每12秒鐘就有一個人死於新冠。

自9周前首次發現奧密克戎變異株以來,世衛組織已收到超過8000萬例報告,超過了2020年全年的新冠病例報告數量。

到目前為止,病例的激增並沒有帶來死亡人數的激增,儘管所有地區的死亡人數都在增加,尤其是在獲得疫苗最少的非洲。

與病毒共存

譚德塞指出,學會與新冠病毒共存並不意味著讓這種病毒自由泛濫,不意味著接受每周近5萬人死於這種可預防和可治療疾病的現實,不意味著接受衛生系統承受不可接受的負擔,不意味著忽略新冠疾病造成的我們還沒有搞清的長期後果和影響,也不意味著我們把賭注押在一種我們無法控制或預測其進化的病毒上。

譚德塞表示,從全球來看,目前的狀況為出現更多變種創造了理想條件。為了改變疫情的進程,我們必須改變它的驅動條件。

厭倦情緒不可取

譚德塞表示,每個人都對疫情產生了厭倦情緒。人們厭倦了對他們的行動、旅行和其他自由的限制;經濟和商業受到傷害;許多政府正在走鋼絲,試圖在採取有效措施和考量人民是否可以接受之間取得平衡。

譚德塞指出,如果各國全面使用所有戰略和可用工具,便可以在今年結束疫情的急性期,可以在今年結束將新冠疫情列為全球衛生突發事件。

他說,這意味著實現每個國家70%的人口接種新冠疫苗的目標。他指出,疫苗本身並不是擺脫疫情的金鑰匙。但是,除非實現到今年年中為每個國家70%的人口接種疫苗的共同目標,否則沒有出路。

他表示,去年有86個會員國無法實現為其40%的人口接種疫苗的目標;34個會員國,其中大多數在非洲和東地中海地區,有些國家甚至無法為其10%的人口接種疫苗。非洲85%的人口尚未接種一劑疫苗。除非彌合這一差距,否則根本無法結束疫情的緊急階段。

好了傷疤忘了疼

譚德塞指出,現在最大的風險之一是,在牢記疫情讓我們曾為之付出巨大代價的教訓的情況下,進入下一場危機。

他強調,當健康處於危險之中時,一切都處於危險之中。疫情殘酷地提醒我們,健康不是發展的副產品;繁榮社會不一定導致健康這一結果;健康是核心。沒有健康這一基本要素,任何社會都無法保持繁榮。他指出,新冠疫情已經證明,健康不僅僅是一個國家問題,而且還是一個國際問題。

(上文取自聯合國官網)

外交部長或成密接,將缺席峰會

昨天早些時分,外交部長維文醫生(Dr. Vivian Balakrishnan)在Facebook上發表貼文,表示自己收到了衛生部的健康風險警告(Health Risk Warning),有可能曾與冠病患者有密切接觸。他隨後接受了冠病檢測,結果為陰性。

(圖源:facebook/ Vivian Balakrishnan)

他將遵循醫療程序規定隔離7天,並定期進行快速抗原檢測(ART)。由於需要隔離,因此他將缺席接下來在印度尼西亞民丹島舉行的新印領導人非正式峰會,由國家發展部兼外交部高級政務部長沈穎代為出席。

(圖源:Facebook/Vivian Balakrishnan)

新加坡重開國門,已批准10萬餘人入境

由於冠狀病毒在全球的快速傳播,新加坡自2020年上半年起便關閉了國境,熔斷了絕大多數的邊境進出,讓旅遊業也遭受巨大的衝擊。

但隨著疫苗接種在全球範圍推動,新加坡在去年9月開放了VTL,截止至12月為止,共批准了超過10萬人次到訪新加坡,使得訪客人數和旅遊行業稍顯起色。如果將2020年首個季度除外(尚未封鎖邊境),新加坡在2021年4月至12月的旅遊人數同比增長221%,而二、三季度的旅遊收益也實現了92%的顯著增長。

(圖源:ICA/SafeTravel)

奧密克戎病例1.3%須住院

0.3%須輸氧

衛生部長王乙康透露,在新加坡本地的奧密克戎病例當中,大約1.3%須住院治療,大約0.3%需要輸氧。

需要輸氧的病患當中,一般只須輸氧兩三天,唯有一人需要輸氧五天。

另,根據衛生部先前的通報,新加坡目前出現1起奧密克戎死亡病例,目前ICU重症病例皆為德爾塔感染。

峇淡、民丹向新加坡接種旅客開放

1月24日,印尼宣布向新加坡開放峇淡島、民丹島兩個旅遊島嶼。

峇淡島離新加坡大約15公里,民丹島則距離大約30公里,在疫前是新加坡人熱門旅遊去處。

在新安排下,符合以下條件的旅客可以入境免隔離:

一、已經完成疫苗全程接種

二、在新加坡有至少14天旅居史

三、前往峇淡、民丹之前三天檢測結果為陰性

四、入境峇淡、民丹時檢測結果為陰性

五、購買三萬新元的醫療保險

六、入境之後使用印尼的冠病追蹤軟體

旅客上島之後,接受檢測併入住酒店。大約50分鐘之後檢測結果出爐,如果是陰性即可自由活動。

(圖源:印尼旅遊局)

兩國官方尚未宣布此措施的啟動日期。但前線記者觀察到,民丹碼頭已設立起檢測站,也張掛起下載冠病追蹤軟體的海報。

在初始階段,民丹島每天開放接待50名至100名來自新加坡的旅客,並逐步擴大至每天8趟船,共500人。

在疫情之前,民丹島每天有12趟船、2400名旅客從新加坡入境。

為了控制境外輸入病例的大量流入,從去年12月23日起,新加坡收緊VTL(接種旅客入境免隔離)措施,只開放50%旅客名額售票,但已購票旅客繼續入境,而且病程發展需要時間,因此,相信接下來仍會見到較高的境外輸入病例數據。

新加坡16歲「嫖娼」不違法?!揭秘本地色情行業真實收入
2025年05月01日   •   7萬次閱讀
新加坡12家銀行定存利率匯總!存這裡最划算!中國用戶能開這些銀行帳戶
2025年05月03日   •   7萬次閱讀
牛車水食肆紛爭升級!女店長與店員當街互毆,雙雙送醫一人被調查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GE2025】 「我們拿雞翅,但送你整隻雞!」 行動黨候選人言論引關注
2025年05月01日   •   5萬次閱讀
凌晨玩「寶可夢」捉精靈 老婦遇匪5手機被搶
2025年04月28日   •   4萬次閱讀
【GE2025】新總理效應 行動黨大勝 黃循財首次領軍受肯定
2025年05月04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38歲女子在惹蘭勿剎一帶,遭兩名陌生男子襲擊綁起後搶劫
2025年04月29日   •   4萬次閱讀
捲土重來! 「蹭飯女團」討錢 專挑阿叔下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新加坡知名馬拉松賽事驚現悲劇,一名45歲男子比賽中暈倒,搶救無效身亡
2025年04月28日   •   3萬次閱讀
新加坡大選,中國朋友問:工人黨支持者那麼多,為何打不過PAP?
2025年05月04日   •   3萬次閱讀
好兇!女司機搶泊車位 搶贏了還囂張這麼做
2025年05月02日   •   3萬次閱讀
【GE2025】工人黨群眾大會人山人海 行動黨阿裕尼候選人:我們不怕
2025年04月28日   •   3萬次閱讀
三周後的生命重逢!里峇峇利路火災獲救孩童家長淚謝救命客工
2025年04月30日   •   3萬次閱讀
反對黨:婚外情!洗錢!貪污!買不起房!新加坡要淪為乞丐國度!
2025年05月02日   •   2萬次閱讀
因澡堂偷拍醜聞!新加坡前外交官抗疫獎章被正式褫奪
2025年04月30日   •   2萬次閱讀
月台喝水險挨罰 留學生:一口差點喝掉500新幣!
2025年04月30日   •   2萬次閱讀
14 歲少年犯罪 「狂飆」!持槍搶劫、下藥盜竊、無證逆行,終入青年改造所
2025年04月30日   •   2萬次閱讀
東方比利返新投票 甩肉21公斤展新貌
2025年04月28日   •   2萬次閱讀
鄰居難忍異味報警 七旬輪椅叔被發現暴斃家中成腐屍
2025年05月02日   •   2萬次閱讀
老字號包子有蟑螂 食客投訴噁心
2025年05月02日   •   2萬次閱讀
疑上下扶梯碰撞 男子送餐員互毆
2025年04月28日   •   2萬次閱讀
【GE2025】滕沛源因美貌受不當關注 工人黨吁尊重女性
2025年05月02日   •   2萬次閱讀
【GE2025】李顯龍:外國人煽動種族宗教情緒 觸犯新加坡兩大禁忌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GE2025】人民行動黨 大幅領先 黃循財 李顯龍 料輕騎過關
2025年05月04日   •   2萬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