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在生產新一代冠病疫苗方面領先世界,當全球在研發對抗變種毒株的疫苗時,政府已在研發可對抗多種冠狀病毒和變種毒株的綜合疫苗。
《聯合早報》報道,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新發傳染病重點研究項目的王林發教授在談到他領導新一代冠病疫苗研發工作進展時指出,目前新加坡的研發工作達到世界領先地位,但自行生產能力仍不足,然而,相信到了2023年就能自己生產疫苗。
新一代的疫苗預計能解決現有疫苗持續力不久,以及不能有效應對不同毒株的問題。
他說:「去年我們和國家傳染病中心發現,我們的沙斯病人在接種疫苗之後產生很強的免疫力,身體的綜合抗體可抵抗所有變種毒株,甚至包括沙斯病毒,以及在穿山甲和蝙蝠間流傳,可能成為SARS-3或SARS-4的冠狀病毒。」
團隊通過這一發現研發新一代疫苗,在接種冠病疫苗後接種沙斯疫苗,以對抗各類冠狀病毒。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許多製藥廠都已表達對這項發現的興趣,團隊已成立公司探討合作,希望儘快進入臨床試驗。
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對於這項研究也感興趣,他形容藥物公司目前都是研究冠病的「子孫」,也就是各種新的變種毒株,但王林發反其道而行,從冠病的「祖宗」,也就是研究各類冠狀病毒,從而確保疫苗對各類冠狀病毒和變種毒株都有功效。
疫苗研發應走在病毒變種前頭
王林發解釋,跟著病毒變種的腳步研發疫苗可能存在問題,例如當輝瑞和莫德納在完成針對貝塔和德爾塔變種毒株疫苗的研發時,它們已經不再是主流毒株。
他認為疫苗的研發應該走在病毒變種的前頭,要能針對所有類型的冠狀病毒,而不單單是特定毒株。
「我們現在就是不管變種病毒,我們就要走在它前面,走到它祖宗那裡,把孫子也包括進去,誰也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