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以發遮面、消沉緊繃,女童在寄養父母細心引導下,解開心鎖重新建立自信,短短一年內學習成績突飛猛進,從幾乎所有科目都不及格到在剛放榜的小六會考中獲佳績。
今年12歲的薇拉麗(假名)去年被安排與寄養家庭生活。她的寄養父母是母親蕭承清(48,公務員)及父親許俊傑(48,IT從業員)。
蕭承清告訴新加坡《新明日報》,初次見面時,薇拉麗看起來非常消沉,不斷以發遮面,還一直躲在社工身後。

蕭承清(左)與丈夫許俊傑為薇拉麗(右)的積極改變感到驕傲。(受訪者提供)
「當時的她一直處於戒備、緊繃的狀態,我們花了好幾周與她溝通,讓她慢慢適應新環境,並與她建立信任後,才發現她其實是個聰明、幽默,還愛搞怪的女孩。她為我們家帶來了很多歡樂。」
她指出,薇拉麗需要情感上的支持,當時她幾乎所有科目都不及格,對學業乃至未來都失去信心。「我們只能反覆給予她鼓勵及肯定,讓她變得積極,才能專心學習。」
夫婦二人也為薇拉麗制定了學習方案,結果奏效。薇拉麗不僅在今年的小六會考中取得優秀成績,成功報讀快捷源流,還因卓越進步獲得學校的當眾表揚,令他們倍感欣慰、自豪。
蕭承清透露,薇拉麗即將回歸親生母親的懷抱,她雖內心不舍,但也為母女團聚感到開心。
「領取會考成績當天,我們和她的媽媽一起用餐,我看得出她們都很愛彼此。」
薇拉麗今早與另26名寄養兒童一起獲得社會及家庭發展部頒發表揚獎,肯定他們在學業、體育、藝術及品格發展方面的優異表現。社會及家庭發展部長馬善高是頒獎典禮的主賓。
薇拉麗表示,若沒有寄養父母的耐心教導,她絕對無法得到這些獎項與成績。「我很感謝他們,未來我也打算打工賺錢,攢學費出國讀大學。」
閱讀更多精彩文章 馬上瀏覽獨家配套
夫婦獲兒女支持,5年來照顧5名寄養兒童。
蕭承清與許俊傑育有一對子女,年齡介於18至19歲。
許俊傑坦言,起初兩人是因為想幫助脆弱兒童積極成長才申請當寄養父母,期間一度因太累而休息,後來是在兒女的鼓勵下,繼續參與計劃。
「看到我們作為一個普通家庭,能對這些孩子產生這麼大的影響,幫助他們治癒、進步,這讓我們感到很有滿足感。這些寄養兒童就像我們的家人一樣,寄養已經成為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我們暫時沒有打算止步於此。」
由寄養家庭照顧的兒童比例,已從2013年的近29%提高至2021年的51%,更多孩子被安排在寄養家庭獲得照顧。
在社會及家庭發展部負責管理的寄養計劃下,18歲以下受虐待、忽視和遺棄的孩子需要安排代理看護。
自2013年起,社會及家庭發展部積極招募寄養家庭,希望安排更多孩子獲得寄養家庭的照顧,讓孩子可以在一個家庭設定內獲得安全穩定的成長環境。
計劃的最終目標是協助寄養孩子回歸原生家庭,但親生父母須事先經過評估,證明有能力照顧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