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周二(3月29日)起,人們在戶外可選擇不戴口罩,室內仍須戴口罩,但教育部和幼兒培育署將允許有聽障或學習障礙等特需學生和教師在上語文課時除下口罩。
教育部長陳振聲昨天(3月24日)在政府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記者會上宣布這項消息。
目前,六歲及以上的孩童只要踏出家門都必須戴口罩。戴口罩雖然能為孩童提供保護,但對於有聽障或學習障礙的孩童學習語言和讀寫技能時卻造成不少挑戰。
有鑒於此,教育部和幼兒培育署將允許學校、學前中心以及早期介入服務中的特需孩童和教師在上語文課時除下口罩,以便更好地支持這些學生的學習和發展。
這些特需學生包括聽障、語言障礙,以及有讀寫障礙等學習障礙者。
教育部和幼兒培育署在今天發布聯合文告中說,政府有意在下一階段讓所有小一和小二師生在上語文課時,也可不必戴口罩,但稍後才會公布更多細節。
到時,這項上語文課時可不戴口罩的措施,將延伸至所有學前中心、全國小學、回教學校,以及特別教育學校。
上述新措施不適用於補習中心和增益活動中心等場所,這些業者仍必須遵守現行的安全管理措施。
根據政府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發布的文告,3月29日起,人們出門後在戶外可以選擇不戴口罩,但一旦到了室內仍然必須戴口罩。
儘管如此,政府鼓勵人們即使在戶外也應該戴口罩,尤其在擁擠場所,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室內場所指的是所有進出口的建築,如辦公樓、商場、小販中心和咖啡店,以及巴士和地鐵等公共運輸工具。
有屋頂遮蓋但開放的空間,如組屋底層、巴士車站,以及自然通風的巴士轉換站等,屬戶外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