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警告,德爾塔冠病變種病毒在全球近百個國家肆虐,並成了許多國家的主要傳播毒株,加上這個病毒還在繼續變異,因此全球冠病疫情已進入「非常危險時期」。

全球冠病疫情數據。(早報製圖)
譚德塞說:「我已經呼籲各國領導人最遲須在明年這個時候(7月份),確保國內有70%人口接種了冠病疫苗。」他強調,這麼做才可有效終結疫情最嚴重階段。
較貧窮國家所獲疫苗
僅占全球總數不到2%
譚德塞再次提到全球冠病疫苗失衡的問題。他指出,到目前為止,在全球分發的30億劑冠病疫苗中,較貧窮國家所獲占總數不到2%。
儘管富裕國家包括英國、美國、法國和加拿大已經承諾捐出10億劑疫苗協助貧國,但世衛組織估計,全球要達到群體免疫需要至少110億劑。
德爾塔病毒可能引致疫情反撲是目前全球最關注的焦點。在累計病例最多的美國,由於近日感染德爾塔的病例增加,而7月4日獨立日節慶假期又是出遊旺季,這讓許多專家和官員備感擔憂。
副作用的嚴重程度
與體內抗體水平並無關聯

接種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後,可能會出現的副作用。(早報製圖)
另外,研究員發現,接種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後即使沒出現任何副作用,並不意味著人體免疫系統毫無反應或是疫苗沒發揮應有作用。
醫學預印本平台medRxiv發布一份報告,研究員檢測了206名醫院職工在接種輝瑞—BioNTech疫苗前後的抗體水平,並詢問他們是否在接種後出現相關反應。medRxiv是由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綜合醫學出版商BMJ,以及耶魯大學聯合運營的非營利服務平台。所有醫學研究論文初始版本都能以預印本方式在該平台免費發布。
正如臨床試驗得出的結果,手臂疼痛是最常見的副作用,上述人員91%在接種第一劑疫苗後手臂疼痛,82%在接種第二劑後有此症狀。接種首劑疫苗後感到疲倦或身體疼痛者分別占42%和28%,接種第二劑後出現這兩個症狀的人分別占62%和52%。
不過,研究員發現,在完成疫苗接種的一個月後,副作用的嚴重程度與體內抗體水平並無關聯。換言之,即使沒有任何副作用,不代表疫苗沒發揮應有作用或是身體未產生相等水平的抗體。加拿大達爾豪斯大學流行病學教授蘭利指出:「每個人的免疫系統稍有不同,對疫苗反應程度也不一。」
冠病症狀有所變化

隨著冠病不斷衍生出新的變異毒株,冠病的症狀也出現了變化。(圖:白羽翔、盧芳楷)
冠病的常見症狀包括咳嗽、發燒、失去味覺和嗅覺,但是從2020年3月開始研究冠病症狀的英國非盈利倡議ZOE Covid Symptom Study指出,隨著冠病不斷衍生出新的變異毒株,冠病的症狀也出現了不同的變化。
今年6月9日,倫敦國王學院遺傳流行病學教授斯佩克特(Tim Spector)發布視頻解釋德爾塔(Delta)冠病變種病毒的症狀時指出,自今年5月以來,他們發現冠病患者出現的最常見症狀與早前的觀察有所不同。
原稱B16172的德爾塔變種病毒,目前是新加坡的主要病毒株。根據斯佩克特的研究,德爾塔變種病毒最常見的冠病症狀依次是:頭痛、喉嚨痛、流鼻涕、發燒和咳嗽。斯佩克特教授也指出,咳嗽症狀正在變得越來越少,失去味覺和嗅覺的症狀也已經不在五大最常見症狀之列。僅憑咳嗽、發燒、失去味覺和嗅覺這三個症狀,只能發現69%有症狀的病例。但若將疲憊、頭痛、喉嚨痛和腹瀉等七大症狀包括在內,就可以發現96%有症狀的病例。
文:卞和、聯合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