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數據科學研究團隊分析了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在中國新一波疫情期間收集到的病毒基因組序列,並與資料庫里的1440萬個序列進行比較,發現它們同今年7月至12月在全球各地傳播的已知毒株有著密切關係。

(圖:來源自網絡)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至今並未出現新的新冠毒株。在中國引起新一波疫情的新冠變種毒株,同今年7月至12月在全球各地傳播的毒株非常相似。
在中國北京和福建傳播的BF.7毒株可能源自內蒙古,而在中國多個城市傳播的BA.5.2毒株,可能有至少兩個不同源頭,這些源頭還須研究和驗證。
負責監測新冠變種毒株的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簡稱GISAID)星期三(12月28日)公布了在中國新一波疫情期間收集到的病毒基因組序列數據。從這些序列可一窺奧密克戎毒株的演變過程。

(圖:來源自網絡)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生物資訊研究院的GISAID數據科學研究團隊在數小時內對這些基因組序列進行系統發生學(phylogenetic)初步分析,並與GISAID資料庫里的1440萬個序列進行比較。
新科研生物資訊研究院院長莫勒斯特羅博士說,初步分析由包括新加坡在內的各地專家爭分奪秒進行,檢查新的基因組序列是否遵循常見的演變趨勢,或有任何不尋常之處。
分析結果顯示,近日從中國收集的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同今年7月至12月在全球各地傳播的已知毒株有著密切關係。任何新毒株的具體特徵都需要時間來研究和驗證,但目前在中國傳播的毒株,是來自此前在當地傳播的毒株的微小變異,因此特徵應該相似。

(圖:來源自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