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雖然建國只有57年,但早已位居已開發國家行列,當然也非常有錢。根據世界貨幣基金組織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新加坡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傲居全球第二。
然而就當大家「羨慕嫉妒恨」新加坡的富貴時,新加坡人卻飽受一種「富貴病」的折磨。它就是隱形健康「殺手」——脂肪肝。
小 科 普
如果肝內脂肪蓄積太多,超過肝重量的5%,或在組織學上肝細胞50%以上有脂肪變性時,就可稱為脂肪肝。
脂肪肝已成為僅次於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最終可能導致肝硬化,甚至演變為肝癌。
脂肪肝分為酒精性和非酒精性兩種。過量飲酒是酒精性脂肪肝的主要原因,而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主要是代謝異常疾病患者,包括肥胖、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據統計,非酒精性脂肪肝已經成為肝移植的主要原因。
據說全世界四分之一的成年人口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特指很少喝酒或完全不喝酒的人患上的脂肪肝)。而新加坡人的患病比例更是高達三分之一,幾乎是亞洲平均水平的兩倍,原因當然是有跡可循的。
新加坡人的生活離不開高糖飲品。
傳統的南洋Kopi(黑咖啡加煉乳)咖啡口感偏甜、味道香濃,很多人早中晚都要來一杯。

國民飲料泡泡茶bubble tea和美祿Milo,是不少年輕人的續命神器,含糖量也是相當高的。
還有新加坡天氣炎熱,吃完飯來一碗冰涼的ice kakang非常爽。當然甜蜜的口感也少不了糖水和煉乳的加持。

除了高糖的飲品,油炸食物也是新加坡美食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南洋特色椰漿飯,喜歡搭配油炸的雞翅、魚塊等等。

圖源:新加坡旅遊局
長期的飲食習慣使得新加坡人的糖分攝入居高不下,新加坡政府也已經多次下達了降糖令。
然而效果依然不明顯。據統計,2020年新加坡的肥胖率從2017年的8.6%上升至10.5%。此外,有數據顯示新加坡人患糖尿病的比例高達11%。
加上很多人長期睡眠不足、運動不夠,這樣的生活方式層層疊加導致新加坡人更容易得脂肪肝,而且脂肪肝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三四十歲的人尤其容易得。
脂肪肝是一種長期慢性病,初期幾乎無症狀,往往需要幾十年才能顯現。因此也被大多數人所忽視,所以說脂肪肝是一個隱形的健康「殺手」。
如何對抗這個隱形「殺手」?
目前還沒有任何可以阻斷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藥物,只能通過加強鍛鍊、注意飲食、保證睡眠、戒酒等基礎方法進行預防和改善。
不過,這些方法只在脂肪肝的發病初期才有作用。
實拍衛生部長王乙康正在跑步 由於脂肪肝的隱匿性,大部分人都不清楚自己是否得了脂肪肝,也不知道是否嚴重,因此定期去做檢查是最好的方式。
現在脂肪肝的診斷測試比較普遍的是FibroScan。這是一種利用超聲波技術來檢測肝臟中的疤痕程度和脂肪量的設備,檢查只需要5分鐘,儀器不用進入身體,非常安全便捷。

如果你確實被診斷出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一定要改變生活方式。酒精攝取量限制在每周少於14個單位(大概是80ml紅酒或是300 ml啤酒)。
如果你有其他肝的慢性病譬如:B型肝炎、C型肝炎...那這些要和脂肪肝一同治療,來避免加速性的肝病惡化。
醫生交流
脂肪肝
新加坡的Livingstone Digestive and Liver Clinic是衛生部認證的專科診所,具有20年臨床經驗的John Hsiang醫生可以給你專業而全面的建議肝病治療建議,醫生的華文很好,交流無障礙。
歡迎撥打電話(80285047)和這位肝科腸胃科顧問醫生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