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預算案有何宣布?9%消費稅 通脹援助和裁員支持料成重點

濱海灣一帶的建築。 (圖:法新社)
預料政府將通過新財政年度的預算案,扶持低收入和遭裁員人士、協助企業應對經濟放緩。儘管生活成本提高的壓力持續,但上調消費稅1%的計劃相信仍會在明年落實。
財政部長黃循財將在下周二(14日)宣布2023年財政預算案;新傳媒英文新聞網CNA引述經濟學家的意見指出,當局已多次解釋,本地醫療保健等開支不斷增加,政府必須確保財政的可持續性,因此民眾應該以大局觀來看到消費稅的調升。
星展銀行資深經濟學家謝光威指出,公司和個人所得稅是我國兩個最大的稅收入來源,但稅率可調整的空間有限,因此上調消費稅是無可避免的。
馬來亞銀行經濟學家蔡學敏和Lee Ju Ye也認為,儘管經濟放緩,政府仍會按照計劃上調消費稅。
雖然全球經濟放緩將影響一些領域,但酒店和航空業復甦將幫助整體的經濟發展,專家預計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今年將取得1.7%的增長。
不過,他們相信政府會進一步減輕國人對生活成本的擔憂,例如為定心與援助配套(Assurance Package)填補金額。
或對援助配套填補5-10億元
大華銀行經濟學家預計,政府將為定心與援助配套填補5億至10億元,以幫助家庭應對消費稅上調。
他們也表示,低收入家庭和年長者可能獲得更多的現金補助。其他措施可能包括消費稅補助券、水電費回扣、填補保健儲蓄、社區發展理事會鄰里購物券,甚至是為孩童提供教育相關的補助。
興業銀行資深經濟學家Barnabas Gan也指出,2023年財政預算案或將為那些被裁員的失業人士提供援助。
經濟學家:應扶持被裁而非失業員工
蔡學敏和Lee Ju Ye說,這類援助應該要針對被裁退的員工,而不是所有失業員工。援助方式可能像冠病疫情復甦補貼一樣,提供臨時現金援助。另一個可能性則是,為這些員工轉行至需要人手的領域。
德勤新加坡稅務專家佘愛玲(Sabrina Sia)表示,財政預算案應該也為夾心層提供援助,減低物價上漲的壓力。
與此同時,政府也將在應付短期和長期需求之間達到平衡。謝光威指出,在幫助國人應對物價上漲的同時,提供太多現金補助可能造成額外開支,造成需求拉動型的通貨膨脹。
他認為,目前已是時候將焦點重新放在長期側重的事項,這方面的措施預料將與暴發冠病之前的預算案類似,譬如在採用科技、創新和提高生產率等方面提供援助。而隨著邊境重開,這次預算案預料也會強調讓本地公司在國外開展業務。
另一項長遠的挑戰則跟全球稅收規則的改變有關;我國可能需要重新評估對企業的稅收優惠,並想出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