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八成公司實行靈活工作制 專家:已成固定工作模式

人力部報告指出,雖然防疫措施全面解除,去年仍有超過八成公司實行靈活工作安排,專家認為這已經成為本地固定工作模式。此外有接近85%的企業讓確診冠病的員工在沒有提供醫生證明下在家自我隔離。
受訪的一家本地科技公司近期搬遷辦公室,21名員工都居家辦公,公司指接下來也會繼續採取靈活工作安排,這有助吸引和留住年輕人才。
博躍公司總裁馬銥翎表示:「我們其實有一個團隊成員,當初他已經得到了兩個工作,另一份工作來自比較大型的跨國企業,後來他選擇了我們,他說主要原因就是比較靈活,就是可以在家上班,還有我們的項目相對來說對他來說也比較有趣。」
根據人力部在去年底進行的調查,疫情改變了僱主對辦公模式的想法,去年有83.2%的公司提供各種形式的靈活工作安排,包括特定天數居家辦公、遠程辦公,以及讓員工選擇辦公時間等。相比之下在發生疫情前的2019年,只有約一半公司提供事先計劃的靈活工作安排。
專家表示各企業在中短期都不會改變靈活工作模式。
新加坡政策研究所社會研究室副所長 侯民正博士表示:「國人、僱主還有員工對於靈活辦公的安排贊同水平是非常高,我們也知道靈活對員工的工作效率也是有幫助的,所以這對公司也是有良好的影響,我覺得沒有什麼很強烈的理由
返回疫情之前的安排。」
此外去年幾乎所有企業為員工提供至少一種非法定休假,包括婚假以及家人生病或去世的有薪休假等,其中提供孩子生病休假的公司達到44%,是歷來新高。
去年上半年有約12%員工因確診冠病在家休養,平均天數為5.3天。
報告也指出,只有約三成公司為員工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四分之一提供家庭方面的支持,專家認為這點有待加強,就算是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也可嘗試在能力範圍內,為員工提供特定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