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全球徵稅?

看看最新出爐的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次修正)第一條:
一、將第一條修改為:「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居民個人。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不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非居民個人。非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納稅年度,自公曆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看來中國個人所得稅可以
全球徵稅的 對象非!常!廣!
任何人(無論國籍)在中國
有住所 -> 按全球所得繳稅
無住所+一年住滿183天 ->
按全球所得繳稅
無住所+不居住 -> 按境內所得繳稅
無住所+一年未住滿183天 ->
按境內所得繳稅
雖然是境外的收入:
有房,在海外也要交稅?
沒房,回去住183天就要交稅?

看字面是這個意思
橫豎都!要!繳!稅!就!對!了!
那些拿著PR/EP/SP……
兩地跑的人怎麼辦呢?
還有,那些在中國有房產的人
和在中國工作的新加坡人呢?

快和椰子來看看
到底怎麼回事?
在中國有房,就要交稅?
中國個人所得稅
可以全球徵稅的對象非常廣泛
看看往年的個稅規定就知道
這次更是修正了居住時間

不只是居住在國內的小夥伴
若在中國境內 有住所
或在中國境內居住滿183天的個人
都是全球收入徵稅的對象?

很多在中國有房產的小夥伴
簡直是瞬間感覺被cue了
不過住所具體定義暫時還不清楚
不過看字面意思
那就是有房產的意思唄

而且,注意另外一個重磅消息
中國和新加坡加入
讓全球富豪聞風喪膽的CRS
畢竟,境外帳戶信息獲取
才是全球徵稅的 關鍵

CRS(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
「共同申報準則」
就是各國政府之間相互通報
對方公民在自己國家的財產信息
也就是,居民金融帳戶信息透明化
說到底就是為了
避免偷漏稅神馬的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CRS影響的人群只有下面這些
而且是 被動申報的
貌似需要提供涉稅的證明材料等

也就是說不被點名
CRS其實跟你沒啥關係
那麼有沒有自動申報的協議?
還真有,那就是MCAA
《多邊自動情報交換協議》
國家稅務機關能自動獲取
居民的海外帳戶信息
全球徵稅大幕,這才正式拉開了

但,幕後有沒有你呢?
看到後面的條款
感覺懸著的心又稍稍安穩了
七、將第七條修改為:「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外取得的所得,可以從其應納稅額中抵免已在境外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額,但抵免額不得超過該納稅人境外所得依照本法規定計算的應納稅額。」
就是說:如果你已經在
在新加坡繳過個稅了
就可以在中國應繳的個稅里扣除?
法案還對申報納稅的時間
做出了規定,椰友們可要記牢哦

關於個稅新修正的一切
還得等實行後
具體看怎麼落實各項條款
不管怎樣,這 中國全球徵稅大幕
確實是已經拉開了
有椰友了解具體詳情
也可以在留言區一起討論
個人所得稅
中國 VS 新加坡
個人所得稅
在中國 VS 新加坡
到底要怎麼交?

中國個稅新變化
在對比之前
先來了解下中國個稅繳納
這次的一些新的變化
個稅起征額
改革之後的個稅免徵額
將從以往的3500元每月
提高到5000元每月
也就是6萬元每年

首次增設專項附加扣除
包括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
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租金
贍養老人支出這5大項

優化調整稅率結構
新版的稅率表擴大了
新稅率級距,減稅效果明顯

速算扣除數變化
隨著前三項的變化
速算扣除數也發生了變化

新個稅法為你省了多少錢?
就拿稅前工資8000人民幣每月來說吧
因為專項附加扣除的
計算方法還沒有確定
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也因人而異
所以在這裡先不考慮這兩項

三險一金按照22%的比例來算
在現行的稅率下
8000 – 1760(三險一金)
– 3500(個稅免徵額)
= 2740(應納稅收入)
2740 * 10% – 105(速算扣除數)
=169元個人所得稅
在新稅率下
8000 – 1760(三險一金)
– 5000(個稅免徵額)
=1240(應納稅收入)
1240 * 3% – 0(速算扣除數)
=37.2元個人所得稅
所以新個稅法實施之後
稅前月入8000的人可以少繳
169 – 37.2 = 131.8元
照這樣下去
一年能省多少錢呢?
我們再來看看

(圖片來自人民日報)
天啦嚕
感覺省出了一個宇宙!
至少也可以多吃一頓飯什麼的~

中國 VS 新加坡
中國
中國採取的是七級累進位稅率
也就是說
月收入超過起征點的人
收入越高需要交納的稅款也就越多

改革後受益最大的應該就是
月收入在3500元到5000元的人群了
因為他們從此就不用交稅了
但新規定的這個5000元月收入
是包括工資薪金、勞務報酬
稿酬和特權使用費
這四項的總和
實行綜合徵稅之後最高要繳45%的稅
比之前提高了25個百分點
對於較高收入的自由職業者來說
交的卻變多了

而且在北京上海等
實行限購的城市
外地人買房是需要提供
社保或納稅記錄的
如果月收入不到5000
又沒有繳納社保的話
就失去了買房的資格
有些城市買車也有限制
新加坡
看完了中國的個稅改革
我們再來看看新加坡是如何徵稅的
新加坡公民
新加坡永久居民(PR)
在新加坡居住或者工作
183天以上的外國人
(不包括公司董事)
需要在新加坡繳個稅
但是在海外工作的新加坡公民
不需要在新加坡繳稅
(新加坡可是全球稅最低的國家之一)
新加坡的個人所得稅
扣除個人所得稅減免之外
以累進稅率制徵稅
個人所得稅稅率一般在0-22%之間

個人所得稅起征點:
年收入2萬新幣
如果沒有達到2萬新元就不用納稅
不過按理也是要報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