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 越來越多年輕國人提前制定預先護理計劃

更多較年輕國人提前規劃病重時的醫療照料。
根據護聯中心數據,50歲以下國人制定的預先護理計劃在五年里增加了六倍。
本地主要有六個醫療和資產預先管理計劃。它們包括預先護理計劃ACP,預先醫療指示AMD,持久授權書LPA,公積金提名,遺囑以及器官捐贈計劃。
當中護聯中心在2011年推出的預先護理計劃雖然不受法律約束,但申請者的意願將存入國家電子健康記錄系統中。
護聯中心基層社區護理髮展署廖偉芬副署長說:「和持久授權書及預先醫療指示不同,預先護理計劃照顧到柔性層面的預先規劃。主要是在他們失去心智能力時想要接受怎樣的護理。」
這個計劃受到更多較年輕國人的關注。護聯中心表示制定這個計劃的50歲以下國人在五年里增加了六倍。
預先護理計劃申請者陳心玉說:「我在30多歲的時候我就已經考慮要做臨終規劃,但是就一直在拖延。然後到了2020年我有一個很小的身體狀況,那時候就開始想人生真的很脆弱。」
由於不希望70多歲的母親在自己出事後,還要處理一大堆財務和醫療方面的責任,陳心玉因此制定了預先護理計劃和其他預先管理計劃。
社會服務機構也發現,有更多30到50歲的公眾開始重視這類計劃。生命同行坊社工預先護理計劃協調員毛家炎說:「我們講座的人數可能開始時幾個人,然後慢慢開始可能要40人、50人。可能一個月一場都不夠,要兩場。」
要制定預先護理計劃沒有年齡限制,但需要同協調員面談。護聯中心希望將來能簡化程序,允許國人在網上完成註冊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