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生部正在收集和分析冠病疫情期間的數據,以更全面地評估疫情對新加坡人的影響。當局很快會就疫情期間的額外死亡人數及主要導因,發布一份特別報告。
額外死亡(excess deaths)是流行病學的一個術語,指的是疫情期間的死亡人數,與正常年份的死亡人數之間的差值,當中也納入人口老齡化的因素。
衛生部長王乙康昨天(5月9日)在國會答覆工人黨阿裕尼集選區議員貝理安有關我國死亡率去年回升7%的趨勢時說,我國的年齡標準化(age-standardised)死亡率從2017年平均每10萬人有563人死亡,減至2020年的519人。
去年的死亡率回升至每10萬人有557人死亡,雖與2017年的數據不相上下但相較於2020年,去年出現了額外死亡人數。王乙康說,這是因為全球大流行病奪走了數百萬人的性命,新加坡也有出現死亡病例。
計入人口老齡化因素後,本地居民去年的額外死亡人數約為1535人;截至去年底的冠病死亡病例累計804人,占額外死亡人數約52%。
王乙康解釋,其餘48%的額外死亡人數,有可能是確診冠病者因其他疾病逝世,或慢性病患在疫情期間推遲治療導致病情惡化等因素。
一些國家和地區因醫療系統不勝負荷而出現額外死亡,但王乙康強調,我國沒有發生這樣的情況。「我們以保護醫療系統為優先,在必要時實施病毒阻斷措施。雖然醫院在疫潮高峰時曾承受巨大壓力,但沒有不勝負荷,仍能繼續優先照料嚴重和緊急病患。」
他也重申,在選擇與冠病共存,並已恢復正常生活的國家和地區中,新加坡的冠病死亡率和額外死亡率均為全球最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