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周二(4月26日)起,公眾進入購物商場時無需再使用合力追蹤登記,受訪民眾認為這帶來了不少便利,仿佛回到冠病疫情前的生活。
《聯合早報》記者昨天上午約11時走訪裕廊東一帶的購物商場,所有商場入口的欄杆都已撤除,不再有SafeEntry工作人員在入口處檢查訪客是否已完成登記。一些商場也在門口貼上告示,提醒公眾不必使用合力追蹤(TraceTogether)應用或便攜器登記,同時在商場內也要戴好口罩。
食閣的所有座位也開放讓食客使用,不再有人數限制,也無需保持安全距離。
黃美雲(64歲,退休者)昨早陪丈夫到黃廷芳綜合醫院複診後,一起到Jem商場逛街。她說,解除合力追蹤登記後,Jem和西城商場的連接通道也終於再度開放使用,增添許多便利。
「以前因為需要在入口掃描,人多的時候還要排隊,現在完全不用了。而且兩家商場之間的通道也重開了,我們不需要像之前一樣繞遠路。」
考慮到昨天是防疫措施放寬首日,黃美雲還是將自己的合力追蹤便攜器帶在身上,以防萬一。
「昨天不需要拿出便攜器掃描就能進入商場,感覺就像是恢復到以前的生活了。」
林翔(24歲,學生)也認為,之前必須一直開著手機的合力追蹤應用,非常耗電。「有些地方的信號不好,掃描不到也很麻煩。」
他坦言,過去兩年來進入任何場所都需要使用合力追蹤應用,今天起不再需要掃碼登記,自己有點不習慣。
「我剛才進入商場前還是很不自覺地拿出手機,發現門口沒有貼著QR碼、工作人員也不在了,才想起今天起不需要掃碼了。」
我國昨天起把DORSCON疾病應對級別從橙色下調至黃色,也大幅度放寬防疫措施,社交聚會人數不再受限,公眾無論戴口罩與否、不論室內或戶外都不必保持安全距離。公眾在進入大多數場所如購物場所、宗教場所、超市等,不必使用合力追蹤應用或便攜器登記。
一些病毒傳播風險較高的場所,如超過500人參與的大型活動、有跳舞活動的夜間娛樂場所以及包括餐館、咖啡店和小販中心在內的食肆,則須繼續實施疫苗差異化安全管理措施。
不過,林翔說,自己暫時不會和一大組朋友聚會。「我覺得在餐館要訂10人以上的座位也不太容易,而且大家也已經習慣小組聚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