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0月,原本防疫態勢還不錯的新加坡,遭受到了新一輪XBB變異株疫情的打擊。
爆發期峰值時,單日新增病例又多次突破10000例!

再加上已經被證實的「XBB變異株免疫逃逸能力最強」的消息,不少人對此相當擔心,很多人戴上了口罩,不少符合條件的人已經自發去接種了二價疫苗:
不過,超出了衛生部和本地衛生專家的最初預估,這輪疫情的峰值似乎已然達到了峰值。
這幾天,新加坡的日增病例數字,似乎正在表明這輪疫情正處於消退中。

圖源:海峽時報
XBB疫情峰值已過?
世衛組織:這個變異株要注意!
根據新加坡衛生部公布的數據,目前這一輪疫情新加坡似乎真的是已經看到了曙光。
不僅是過去14天的日增病例,同時在衛生部公布的七天平均移動線可以明顯看到,自10月18日達到峰值後,這個數字呈現出了大幅下降的現象。

另外一個相當具有參考性的指標——每周感染增長率(也就是過去一周新加坡社區病例對比再之前一周的數據),最近一周也降到了1以下。

相當明顯的下降趨勢
種種一切,似乎都在表明新加坡正在從這輪疫情中「走出來」。
國大醫院傳染病高級顧問Dale Fisher就告訴《海峽時報》,目前監測到的住院人數、需要吸氧的人數和住在重症監護病房的人數都呈下降趨勢。
因此,他認為新加坡的疫情態勢正明顯處於好轉中。

圖源:海峽時報
當然,他也認為現在的好轉並不代表新加坡可以完全放鬆警惕。
畢竟,在全球範圍內新冠病毒似乎依舊在不斷變異中,各種變種毒株經常「橫空出世」。
因此,新加坡疫情數字未來仍然存在波動的可能。

圖源:陳篤生醫院
另外,現有的研究已經證實了XBB變異株,對比奧密克戎原始株讓患者二次感染的幾率更高。
新加坡防疫工作,未來依舊面臨各種挑戰,其中一個,就是最近輸入了新加坡,並剛剛被世衛組織「點名」的BQ.1變異株。

10月26日,在衛生部公布的單日新增病例中,有四人是感染了BQ.1以及BQ1.1變異株的。
而根據世衛組織的觀察,BQ.1變異株在多種環境中的傳染性,對比很多奧密克戎亞型變異株都要高!
《華爾街日報》曾報道,在歐洲和美國,感染這類變異株的患者人群,最近有明顯上升的趨勢。

圖源:華爾街日報
不過,和很多奧密克戎亞變種毒株一樣,目前並沒有證據表明,感染BQ.1變異株後患者患上重症的機率會比較高。
然而,因為突變的關係,BQ.1變異株很可能會像XBB變異株一樣,讓患者的重複感染率上升。
當然,曾引起過一些恐慌的XBB變異株,目前已經證實沒有對新加坡社會造成劇烈衝擊。
或許,和XBB變異株一樣,大家也不必對BQ.1變異株太過擔心也說不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