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至今共出現七種2019冠狀病毒的變異毒株,相關病例共有350起,其中包括八起本土病例。
Singapore
本土感染共 8 起

7起英國B.1.1.7變異毒株
感染英國B.1.1.7變種毒株的包括樟宜機場皇冠假日酒店Azur餐館的三名員工、在新加坡童軍總會工作的39歲男子和他的妻子,以及41歲新航空姐的丈夫和女傭。衛生部已迅速隔離這些病患。
世界衛生組織是在2020年12月14日接獲英國政府有關病毒變異的通報,英國最早於2020年9月發現這個變異毒株。
與原始病毒相比,這個變異毒株有23處突變、14個胺基酸變化,以及三種缺失。研究顯示,B.1.1.7變異毒株的傳染性比原始病毒高出40%至70%。
此外,科學家在對比了感染B.1.1.7變異毒株的患者死亡率,以及感染其他毒株的患者死亡率後發現,B.1.1.7變異毒株有更高的致死率。
不過,數據顯示輝瑞-BioNTech和阿斯利康疫苗對變異毒株仍有免疫效果。
這種病毒變體已經傳播到至少114個國家,包括新加坡。
1起B.1.351南非變種病株
感染南非變種毒株的是4月10日確診病61822,一名印度籍客工,他在Seafront Support Company擔任貨櫃綁紮員,因此可能會從到訪本地的船隻接觸到傳染源。在宿舍和工作場所跟他有過密切接觸的人已經被隔離。
南非當局是在2020年12月18日通報檢測出B.1.351變異毒株,過後這類變異毒株迅速在當地傳播開來,成為南非疫情的主導毒株。
南非知名流行病學家卡里姆表示,這類變異毒株傳播速度比以往的病毒快50%左右。不過,沒有證據顯示它具有更強的致命性。
牛津大學醫學教授貝爾則指出,B.1.351變異毒株「在某種程度上更令人擔憂」,因為相較於英國B.1.1.7變異毒株而言,它更具傳染性,傳播速度也更快。
衛生部指出,在這些案例中,其中3起為家庭感染,沒有造成其他社區傳播。
Singapore
輸入病例共 342 起

155起B.1.1.7英國變種病株
130起B.1.351南非變種病株
B.1.351南非變種病毒近期傳入香港社區,港府專家顧問、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系主任許樹昌指出,南非變種病毒對中國科興或是美國輝瑞疫苗的抗體水平皆有影響,兩者分別大跌九成和七成,由於輝瑞疫苗本身中和抗體水平較高,即使數量下跌,仍會有一定效用。
截至4月22日, B.1.351病毒變體已經傳播到至少68個國家,包括新加坡。
4起P.1(B.1.128.1)巴西變種病株
P.1變種病毒據信於2020年11月出現在亞馬遜州,並在該州首府馬瑙斯迅速傳播,截至2021年1月,該州73%的病例是由它引起的。
研究發現,P1變種病毒的傳染性是原始冠狀病毒的2.5倍,而且對抗體更具抵抗力。
路透社4月15日報道,巴西研究員近期還發現,P.1變種病毒用於進入和感染細胞的病毒棘狀物正在發生突變,由此可能對疫苗更具抵抗力,勢必對巴西疫情產生更嚴重的衝擊。
截至4月22日,P1變種病毒已經傳播到至少37個國家,包括新加坡。
1起P.2(B.1.128.2)巴西變種病株
P.2變異病毒主要在里約熱內盧等地發現。
1起P.3(B.1.128.3)巴西變種病株
菲律賓衛生部3月發布消息,指當地發現數十起確診病例中有獨特的基因突變,包括E484K和N501Y突變。在與相關機構確認後,證實這種變異病毒為P.3變異毒株,與在巴西發現的P.1變異毒株同屬B.1.1.28譜系。
不過,現有數據不足以斷定P.3變異毒株會否造成重大公共衛生影響,因此暫未將它列為值得關注的變異病毒。
5起B.1.525變異毒株
這類變異毒株最早於2020年12月被發現,之後迅速於英國和法國等地傳播開來,至今全球20多個國家皆有相關病例。
有研究發現,B.1.525變異毒株能讓病毒傳播力增強,容易導致抗體反應能力下降,可能會使康復患者二度感染。
46起B.1.617印度變種病株
印度是在2020年發現這種冠病病毒變種。科學家最近將它命名為B.1.617,並稱之為「超級變種」。這一變種比原始菌株更具感染力。據印度方面的數據,在疫情嚴重的邦,超過60%的患者感染的都是B.1.617冠狀病毒,超過了英國冠病變種的覆蓋面。
印度冠病變種的兩個突變導致抗體或T細胞的中和能力降低,其程度尚不清楚。這意味著,接種了疫苗的人以及曾經感染過冠病的人也可能再次被印度冠病變種病毒感染。
除印度之外,英國、美國、丹麥和新加坡都已經發現B.1.617變種。
新加坡衛生部表示,這些病毒攜帶者來自不同國家,抵新後已履行居家通知或接受隔離,並沒有造成社區傳播。
新加坡衛生部將為所有確診病患進行檢測,以評估他們感染的是哪一種毒株。不過,由於檢測需要時間,當局無法在公布每日確診病例時提供有關毒株的詳情。
信息來源:新加坡衛生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