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竟有26%海產被貼錯標籤 鯊魚被標成海魴、齒魚標為鱈魚

2022年01月27日   •   2萬次閱讀

顧客在職總平價超市的海鮮部門買魚。(聯合早報)

作者 侯佩瑜

鱈魚/黑貂魚(sablefish)被標註為黑鱈魚(black cod)售賣。 巴塔哥尼亞齒魚(patagonian toothfish)當作鱈魚或鱸魚出售。

虹彩鯊魚 (iridescent shark)標為海魴(dory)或博氏巨鲶 (bocourti)。

以上是本地市場上最常被貼錯標籤的海產。 蟻粉如果對海產的品種不熟悉,或許已經被「騙」了不少次,紅螞蟻就是其中一人。

被騙錢還好,如果被騙買了水銀含量偏高的海產,可是傷身啊。

昇菘超市的海鮮部門。(海峽時報)

耶魯——國大學院研究人員去年1月至4月搜集了本地85家超市和11家餐館共96個海產樣本,以DNA條形碼(bar-coding)的方式,通過來自樣本的短基因標記來識別物種,追朔海產源於什麼物種。

該研究結果,本月10日刊登在學術期刊《食品控制》(Food Control)上。 在96個海產樣本中,有7個無法識別。其餘89個樣本中,有23個被發現貼錯標籤,全部都來自超市。

研究人員指出,與台灣(17.4%)和希臘(13.5%)等其他發達地區相比,新加坡海產貼錯標籤的比例為25.8%,相對較高。

他們認為,超市所出售的海產的標籤錯誤率之所以高於餐館,有可能是因為這些海產在產地就被貼錯。

新加坡96%的海產都是進口的,而在超市出售的大部分都是經過加工和預先包裝的。

其他在本地生產的海產,往往售價較高,未經冷凍或加工,被運往這裡的餐館。

不過,研究人員也指出,有可能是因為他們從餐館收集的樣本比超市的要少。

研究人員表示,經濟利益似乎是貼錯標籤的主要動機,但有些錯誤純屬意外。

有趣的是,研究人員發現,三文魚的樣本都沒有被標錯。2019年的一項研究倒是發現三文魚有被標錯。

簡單來說,就是更便宜的魚被故意貼錯成為更昂貴的魚類。也可以說,各國之間的標籤規定不一致,有些使用更廣泛的常用名稱來標記魚類。

例如,像本地最常被貼錯標籤的巴塔哥尼亞齒魚,俗稱智利海鱸,可能讓人會造成混亂。

巴塔哥尼亞齒魚。(mercopress)

紅螞蟻上網科普了有關這條魚的資料。來自南極的巴塔哥尼亞齒魚,又叫南極鱈魚,也被稱為智利海鱸。但這魚既不是鱈魚也不是鱸魚。

這魚的肉,口感比鱸魚更加細嫩,油脂又不比鱈魚豐厚,但是價格卻比銀鱈魚和大西洋鱈魚(Atlantic Cod)更貴。

外行人也可能會把比目魚(halibut)誤認為鮃魚(flounder),因為它們都是扁平海魚。

銀鱈魚/黑貂魚(sablefish)。(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

中文俗名叫銀鱈魚或黑貂魚的sablefish,外形嚴格來說並不屬於鱈形目的魚類。銀鱈魚經常與真正的鱈魚混為一談,但其實它不屬於鱈魚類,而是阿拉斯加深海冷水魚,市價也更高。

與市場上英文俗名為black cod魚體相比,銀鱈魚身形較長而稍側扁,呈圓筒形。

錯誤標籤會影響消費者健康

大巴窯大牌127巴剎的魚檔。(聯合晚報)

研究人員指出,海產標籤錯誤可能會讓消費者接觸到含有毒素的海產,進而影響消費者的健康。

他們舉例說,例如被當作鱈魚或鱸魚售賣的巴塔哥尼亞齒魚,它的水銀含量偏高,甚至超出安全食用水平。

根據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 (FDA)的數據,巴塔哥尼亞齒魚的水銀含量平均值為0.354ppm,銀鱈魚/黑貂魚的水銀含量也差不多,為0.361 ppm;鱈魚一般只有0.111 ppm。

0.354ppm的水銀含量其實不屬於危險的水平,有些魚類的水銀含量更高,如鯊魚(0.979 ppm)、旗魚(0.995 ppm)和被本地人稱為batang的馬鮫魚(king mackerel)(0.73 ppm)。

不過,巴塔哥尼亞齒魚的水銀含量,卻足以讓FDA建議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每周只不要食用超過一份。

新加坡食品局早前接受慈母艦(Mothership)採訪時也表示,被發現水銀含量超過監管限制的智利鱸魚,不允許進口到新加坡加工或銷售。

阻礙海洋生物的保護

(海峽時報)

研究人員指出,如果出售的魚類來自不可持續捕撈的魚類或瀕危物種,將會阻礙海洋生物的保護。

比如智利鱸魚,它被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Greenpeace)列入紅色名單,即代表不可持續的海鮮,應加以禁止。該組織稱,人類對這種魚的貪婪需求將使它在五年內滅絕。智利鱸魚是為了吸引食客而起的商品名,它其實就是被過度捕撈的巴塔哥尼亞齒魚。

研究人員也指出,錯誤標籤可能對鼓勵國人購買可持續海鮮的舉措產生負面影響,並導致制定和執行可持續捕撈配額變得困難。

錯誤的標籤可能發生在供應鏈的任何一步。隨著產品在供應鏈中移動,就變得更難以正確地識別物種並正確地標籤它。

研究人員認為,政府或許可以規定供應鏈的每一步驟,嚴格遵守當局的標籤規範,以改善產品的可追溯性。例如要求必須有清晰明確的標籤,包括產品的原產國、物種類型以及是野生還是養殖的。這將讓消費者在購買食物時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不過,這是有代價的。消費者必須支付更高的價格,來支持這些倡議以及鼓勵使用更可持續的捕魚方法。

555

新加坡16歲「嫖娼」不違法?!揭秘本地色情行業真實收入
2025年05月01日   •   7萬次閱讀
新加坡12家銀行定存利率匯總!存這裡最划算!中國用戶能開這些銀行帳戶
2025年05月03日   •   6萬次閱讀
牛車水食肆紛爭升級!女店長與店員當街互毆,雙雙送醫一人被調查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GE2025】 「我們拿雞翅,但送你整隻雞!」 行動黨候選人言論引關注
2025年05月01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38歲女子在惹蘭勿剎一帶,遭兩名陌生男子襲擊綁起後搶劫
2025年04月29日   •   3萬次閱讀
捲土重來! 「蹭飯女團」討錢 專挑阿叔下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好兇!女司機搶泊車位 搶贏了還囂張這麼做
2025年05月02日   •   3萬次閱讀
三周後的生命重逢!里峇峇利路火災獲救孩童家長淚謝救命客工
2025年04月30日   •   3萬次閱讀
因澡堂偷拍醜聞!新加坡前外交官抗疫獎章被正式褫奪
2025年04月30日   •   2萬次閱讀
反對黨:婚外情!洗錢!貪污!買不起房!新加坡要淪為乞丐國度!
2025年05月02日   •   2萬次閱讀
月台喝水險挨罰 留學生:一口差點喝掉500新幣!
2025年04月30日   •   2萬次閱讀
14 歲少年犯罪 「狂飆」!持槍搶劫、下藥盜竊、無證逆行,終入青年改造所
2025年04月30日   •   2萬次閱讀
鄰居難忍異味報警 七旬輪椅叔被發現暴斃家中成腐屍
2025年05月02日   •   2萬次閱讀
老字號包子有蟑螂 食客投訴噁心
2025年05月02日   •   2萬次閱讀
【GE2025】滕沛源因美貌受不當關注 工人黨吁尊重女性
2025年05月02日   •   2萬次閱讀
【GE2025】李顯龍:外國人煽動種族宗教情緒 觸犯新加坡兩大禁忌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中央快速公路驚現慘烈車禍!德士電單車相撞,71 歲騎士當場身亡,司機被捕
2025年04月30日   •   2萬次閱讀
【GE2025】人民行動黨黨員派競選傳單 遭中年男子吐口水
2025年05月02日   •   2萬次閱讀
人民力量黨唱紅的「左看右看」神曲 意外成了政治新梗被玩嗨
2025年04月30日   •   1萬次閱讀
疑似不滿被鳴笛 我國男子在新山揮拳打馬國男子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砍傷妻子枕邊男潛逃12年 男子思念家人返新自首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冒充假朋友騙走本地人數十萬元 五名馬國男子被判監罰款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選民陷入兩難:要保住副總理?還是保住反對黨?
2025年05月01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做,天在看!」 蔡厝港租用園地屢遭盜竊,居民無奈立牌警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