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總理的親弟弟痛斥政府財政造假,認為政府隱瞞了部分收入。
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的前首席經濟師楊南強,也發文稱新加坡政府明明有300億新的財政收入,為何還要上調消費稅?
財務部公開闢謠,並拿出數據自證:政府真的沒有這麼多錢。
新加坡的財政沒有按標準計算
政府其實還有300億新?
今年3月,新加坡總理的親弟弟、新加坡電信前執行長李顯揚先生髮文:
新加坡每年財政都會有很多盈餘,但計算的方式不符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如果對此進行調整,盈餘會更多!

李顯揚在文中說,新加坡政府支出幾乎每年都超過GDP的5%,而且往往超過10%,若是按照IMF的方式計算,得出的結果將遠不止政府公布的數據。
跟李顯揚有同樣看法的還有楊南強,他是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的前首席經濟師。
在本月7號,新加坡國會結束後,他針對為提高政府財政收入而通過的《商品和服務稅(修訂)法案》提出異議。

圖源:見水印
楊南強很不贊同這項法案,因為他覺得國家有足夠的財政餘額,根本不需要提高消費稅,這將會給大家帶來經濟壓力。
國會當天,他就在臉書上發表言論稱,新加坡有300億新的結構性財政盈餘可供政府使用,並且政府也沒有比較明確的大支出計劃,目前沒有必要提高消費稅。

李顯揚轉發並評論了這篇文章,他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是一個嚴謹的機構,我們在預計分析盈利時應該要用上!
同時,另一家新加坡本地的媒體TISG在19號和12號也轉載了這個帖子。
新加坡財務部開媒體發布會闢謠
政府沒有這麼多的財政收入
新加坡的的財政到底是什麼情況?最清楚的應該還是新加坡財務部了。
上周五(18號),新加坡財務部在媒體發布會上公開闢謠。
新加坡財務部發言人稱,在過去的二十年里,政府平均每年的財政餘額是22億新幣,並且在2020年,由於COVID-19(新冠)支出,政府出現了重大的財政赤字。
所以,政府沒有300億新元的結構性財政盈餘。

圖源:theonlinecitizen
同時,憲法有明確的「政府財政規劃」,政府不能單方面地自由支配以前的儲備金,要經過多方面的協商,因為我們要為下一代打好基礎。
所以楊南強發布的帖子都是不實言論,政府的財務也沒有作假。
在新聞發布的同一天,財務部已經指示防止網絡假信息和網絡操縱法令辦事處(POFMA)對楊南強和TISG媒體發布的錯誤引導性文章作出改正,並附帶政府澄清的相關連結。

其實黃循財早就公開過新加坡政府的財務狀況。
在7號的國會上,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就講過政府的財政餘額並不是很多了。
並表示,由於我國開支增加,之前的財政餘額被動用了,政府在今年預計也不會有財政盈餘。

國會視頻截圖
楊南強的不滿主要是來源於消費稅的上調,認為會給大家帶來經濟壓力,但新加坡公民也不要被這上調的消費稅給嚇到了。
早在國會國通的《法案》的時候,新加坡副總理兼財務部長就向大家保證過,會撥款14億新作為補貼,減緩大家的經濟壓力。尤其是低收入家庭,十年內都不會受到消費稅上漲的影響。

國會視頻截圖
稅收是為了增加政府收入,也是為了更好的為大家服務,大家不用太過擔心這件事。
不過,政府幾次三番都說最近財政緊張,聽起來也不算是空穴來風。
也不知道李顯揚會不會受到處罰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