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女士(左)和律師代表接受泰國媒體訪問。(取自泰國媒體)
(新加坡訊)獅城商人妻在泰國著名商圈,花5萬多元購買二手限量愛馬仕包,怎料買到贗品,要求店家全額退款,指對方竟獅子大開口,要求扣除30%折損費。
苦主鄧女士(27歲)受訪時告訴《新明日報》,她於2019年陪同丈夫到泰國分行公幹,因碰上疫情,在泰國居住了4年,怎料去年10月1日碰上不實誠的店家,買到假名牌包。
鄧女士透露,涉事商店位於曼谷市中心的著名購物中心。

鄧女士回到新加坡,對名牌包包做了第二次鑑定。(受訪者提供)
「我曾在該店裡買了兩個愛馬仕的包,都是新的,並無問題。」
由於是回頭客,鄧女士早前已關注了對方的IG,發現對方在限時動態貼出一款限量愛馬仕包,立即聯繫對方詢問價格。
「這款包在市場上比較稀有,新的可能要200萬泰銖,但專櫃難以買到,而這家店的二手價格只要140萬泰銖,價格划算,加上顏色又是我喜歡的,所以才決定買下。」
但鄧女士回家後,發現包里沒有原收據,於是詢問店家,對方卻一口咬定已經放在包里,還稱若要退換,則要扣除20%的折損費。
心存疑慮,鄧女士將包包送去鑑定,並委任了泰平國際律師事務所替她維權。事後,專家鑑定證實是贗品,鄧女士搬回新加坡時,甚至找了多一名鑑定商,結果還是一樣。
泰平國際律師事務所管理合伙人徐曉慶受詢時指出,他們跟店家洽談時,對方堅持若要退還,就要收取折損費,甚至將費用提高到30%,於是雙方無法達成共識。
「一般而言,鄧女士做的鑑定費用也需要對方賠償,但我們現在主要訴求是全額退款。」
直到本月10日,鄧女士接受泰國媒體訪問後,店家才聯繫他們,即使如此,對方還是不承認錯誤,也不願全額退款,而是提議減少折損費用,目前雙方還在洽談中。
泰國消費者保護局立案
鄧女士指出,決定聘請律師是因為不理解情況,想維護自己的權益,並且不會支付折損費。
徐曉慶也說,他們分別向區域警方、泰國旅遊警察以及消費者保護局報案,目前消費者保護局已經立案,旅遊警察也著手調查。
至於二手商店,對方已經關閉社交媒體帳號,如今只能等待當局協調。
徐曉慶透露,調查過程中聽聞,涉事的二手商店之前也曾有顧客購買奢侈包,並碰到假包退款的事情。
他指出,該名顧客疑似也購買同款愛馬仕包,之後發現是贗品,想到商店退換,由於顧客當時已不在泰國,為了省去麻煩,同意支付折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