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政部同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合作 推出首個法律行業數碼化藍圖

為進一步加強新加坡律師事務的數碼轉型,律政部同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聯手推出首個法律行業數碼化藍圖。

為進一步加強新加坡律師事務的數碼轉型,律政部同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聯手推出首個法律行業數碼化藍圖。
這也是當局第一個通過人工智慧和生成式人工智慧為業界找出解決方案的藍圖。
資媒局的資料顯示,本地目前有1千多家律師事務所和7000多名律師。其中,大多數律師事務所的律師人數不超過30名。資媒局希望通過這項藍圖為不同類型的事務所提供指引,從而提升它們的效率,以便更好地服務公眾。
轉型藍圖分三個階段。首先是讓事務所採用基本軟體來審閱及整理文件;再讓它們使用聊天機器人、語音轉寫及證物管理平台等進階系統;最後協助它們通過智能系統制定合約,並通過數碼方式為網絡安全進行審查,從而達到全方位的數碼轉型方案。
當局也推出首席科技官數碼諮詢服務(CTO-as-a-service),讓事務所能通過這個一站式的網絡平台,自行檢測是否已為數碼化做好準備,並獲取相應的資源和諮詢服務。
通訊及新聞部兼國家發展部高級政務部長陳傑豪在藍圖的推介儀式上,談到數碼化藍圖的實質益處。
「融合自然語言搜索等數碼工具,將協助律師事務所人員減少花在搜集資料及研究上的時間,提高效率並讓他們能騰出時間,專注於更高價值的工作。」
律師公會會長:不認為律師會那麼快被人工智慧取代
新加坡律師公會也為業界推出採用司法科技的指南,協助業內轉型。
律師公會會長曾台輝指出,指南將協助律師樓跟上科技的步伐,選擇最適合它們的科技方案。
曾台輝也說,對法律行業數碼化來說,人工智慧可能會是重要的科技方案之一,但同時也會有其他相關的科技。人工智慧可能會對一些重複性的律師工作造成影響,但在特定的工作方面,他不認為律師會那麼快被人工智慧取代。

業界人士針對人工智慧及律師事務分享經驗及看法。(圖:陸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