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別稱星加坡、獅城、星洲、星國,是位於東南亞的島國和城邦,位於中南半島的最南端,新加坡由新加坡島等63個島嶼組成,面積為728平方公里,因綠化程度較高而有花園城市之美稱。
1967年,李光耀總理向新加坡人民介紹了「花園城市」;將這個城邦轉變為植被茂盛的城市森林的願景。其認為,圍繞自然設計一座城市將有利於居民的健康,同時吸引更多的外國投資和旅遊業。新加坡因新投資而蓬勃發展,而建築業也處於其中。
01 濱海灣金沙酒店
建築師: 摩西·薩夫迪(Moshe Safdie)
建成時間: 2010 年
類型: 酒店
地址: 新加坡貝弗蘭道10號(10 Bayfront Avenue, Singapore)

濱海灣金沙夜景

濱海灣金沙的三座塔樓,左邊白色建築是藝術科學博物館

華從魚尾獅看濱海灣金沙酒店

空中俯瞰濱海灣金沙屋頂泳池

內部賭場

內部走廊
濱海灣金沙(英語:Marina Bay Sands,簡稱:MBS)是位於新加坡的一座面向濱海灣的綜合渡假村,是世界上造價最高的獨立賭場建物,包括土地成本在內的建造成本達80億新元(68.8億美元),於2010年4月27日開幕。
度假村是由建築師摩西·薩夫迪設計,該度假村擁有2,561間客房、120,000平方米的會展中心、74,000平方米的濱海灣金沙購物中心、以及擁有500張賭桌和1,600台老虎機的中庭賭場、博物館、大型劇院、餐廳等附屬設施。該渡假村還包括三座塔樓,其頂部設為空中花園高空觀景台,知名設施則包括一條340米、可容納3,902人的天橋,以及一個150米的無邊際泳池,該者也是至今世界上最大、最高的公共懸臂式游泳池
濱海灣金沙賭場是也是新加坡唯一室內吸菸合法的地方。
02 藝術科學博物館
建築師:Moshe Safdie
建成時間: 2011 年
類型: 博物館
地址:新加坡貝弗蘭道6號(6 Bayfront Avenue, Singapore)



藝術科學博物館由知名建築師莫瑟·薩夫迪 (Moshe Safdie) 設計,從蓮花汲取靈感,被稱為「新加坡的歡迎之手」。
10 個「手指」固定在中間的圓形基座上,建築造型別具一格。每個手指的設計均呈現不同的畫廊空間,「指尖」的天窗為曲面內牆提供採光,富有戲劇效果。
博物館的穹頂將雨水導流,經過建築的中庭,形成 35 米的跌水,落入小型的倒影池裡。收集到的雨水在建築內部再循環利用。
03 濱海藝術中心(海灣劇院)
建築師:Michael Wilford
建成時間: 2002 年
類型: 劇院
地址: 1 Esplanade Dr, Singapore 038981




濱海藝術中心 – 海灣劇院(也稱為濱海藝術中心劇院)是位於新加坡市中心靠近新加坡河河口的一個表演藝術中心。它以附近的濱海公園 (Esplanade Park)命名,由兩座圓形建築組成:其中一座設有約 1,600 個座位的音樂廳;另一座設有約 1,600 個座位的音樂廳;另一座設有約 1,600 個座位的音樂廳。另一個是可容納約2000人的表演藝術劇院。
獨特的建築設計外觀類似於榴槤,因此,這座建築被當地人俗稱為「大榴槤」。超過 7,000 個三角形鋁製遮陽罩覆蓋了兩個圓形玻璃殼結構,看起來有點像水果兩半上的尖刺。
04
皮克林賓樂雅酒店
建築設計:WOHA
建成時間:2013
類型: 酒店
地址: 3 Upper Pickering Street, Singapore






這家豪華酒店被設計為花園中的酒店,擁有廣泛的綠化,包括綠牆、水景和 15,000 平方米的分層「空中花園」。客房區之間每隔四層就有一個巨大的、曲線形式的空中花園,上面種滿了熱帶植物,還有大片的雞蛋花和棕櫚樹。整個建築群綠意盎然,酒店的樹木和花園與周邊公園的樹木融為一體,成為一處連續的城市公園綠地。
05 濱海灣花園
建築師:Grant Associates
建成時間: 2012 年
類型: 公共花園
地址:18 Marina Gardens Dr, Singapore





濱海灣花園(英文:Gardens by the Bay)是位於新加坡濱海灣中央的公園,於2012年落成,占地101公頃,全土興建於填海土地上,毗連濱海蓄水池。興建濱海灣花園的構思開始於2006年,期望可以促進新加坡由花園城市進化為「花園中的城市」。
花園由中央花園,東花園和南花園組成,中央花園作為濱海灣南和東花園之間的聯繫,占地15公頃,並且連接海濱長廊。這條3公里的長廊是一條從市中心延伸到新加坡東部的觀景散步走道。
濱海灣花園裡設有兩座植物冷室──「花穹」和「雲霧林」,位於濱海蓄水池邊緣。兩座植物冷室均由威爾金森艾爾建築事務所設計,設計主要是為了作為一個可持續建築技術的節能展示和創造一個全天候寓教於樂的空間。兩個植物冷室各占地約1公頃,而「花穹」更為世界上面積最龐大的無柱冷室。
兩座植物冷室都設有兩個特殊的建築設計,不需要額外的內部支持(例如柱子)的巨大玻璃屋頂和連接「擎天樹叢」,並且利用玻璃面收集雨水的冷卻系統。「擎天樹叢」既可以發散循環中的熱空氣,也可以冷卻循環中的水。
06 DUO 雙塔
建築師: Büro Ole Scheeren
建成時間: 2018 年
類型: 住宅、辦公、零售、公共空間
地址: 1 Fraser St, Singap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