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小學到高中肥胖孩童比例 從9.5%增至16%

數據顯示,在2007到2021年期間,本地小學到高中的肥胖孩童比例,從9.5%增加到了16%。兒科醫生警告,肥胖孩童可能面對多種健康危機,如糖尿病、高血壓等,甚至還會對心臟和腎臟造成負擔。
根據保健促進局的定義,新加坡小學到高中的孩童,身體質量指數BMI ,超過90百分位代表超重,超過97百分位屬於嚴重超重,相當於肥胖。2017年發布的本地調查結果也顯示,70%的肥胖兒童在成年後依然超重。
國大醫院邱德拔-國大兒童醫療中心,小兒內分泌科高級顧問醫生林怡娟說:「近年發現肥胖的女孩子有雙倍早發育的風險。早熟的孩子骨齡往往提前,提早開始長高也提早停止,導致最終的高度低於平均水平。女孩子的月經也可能早來。」
營養師建議,家長應該注重和改善孩童的飲食習慣以及生活方式,例如限制甜味飲料等,來降低孩子的肥胖風險。
營養師侯彥伶說:「身體活動是保持健康體重的主要方法,除了消耗熱量,強化骨骼和肌肉,也可以幫助孩子在晚間時好好休息。另外禁止孩子邊用餐,邊看電視、邊玩手機、電腦,因為這可能導致孩子吃得太快,而意識不到自己吃了多少。」
兒科醫生則表示,無法通過改變生活方式的重度肥胖青少年,可以考慮藥物治療或者減肥手術。不過任何手術都有一定的風險,也可能有長期的併發症。因此在幫助孩子擁有健康體重的問題上,父母責任重大,應該樹立一個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