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3日訊)網絡流傳,當頭部特定部位長出白髮,可從白髮位置觀察全身健康狀況:兩鬢對應的臟腑反射區是肝臟,因此兩鬢斑白代表肝膽火偏旺;前額是脾胃反射區,前額長出白髮則是脾胃出問題;後腦勺對應膀胱經的臟腑反射區,後腦勺有白髮代表腎氣虛。這些說法有根據嗎?且聽養生保健中醫診所的林麗明醫師解析。
針對網絡流傳「從白髮看健康」的說法,林麗明醫師接受《活得好》訪問時表示,這是根據經絡循行來解釋發病部位與臟腑的關係,是一個概括的說法。毛髮變白的原因很多,不能以此作為單一診斷疾病的標準。
中醫診病需以四診(即望、聞、問、切)合參,找出患者的發病原因及所屬證型,採取相對應的方法治療。如兩鬢,指耳旁的部位,主要是膽經與三焦經經過的部位。由於肝膽互為表里,所以跟肝也有關係。肝主藏血,兩鬢長白髮不一定是肝膽火偏旺,也可能是肝氣鬱結或血虛所致。
前額是胃經經過的部位。脾胃互為表里,所以跟脾也有關係。脾胃功能失調可以是虛寒或胃熱所致。
後腦勺是膀胱經經過的部位。膀胱和腎互為表里,所以跟腎也有關係。腎虛可分腎氣虛、腎陽虛或腎陰虛等。
林醫師說,根據中醫理論,白髮的出現主要是肝腎不足、氣血虧虛、血熱上行和情志鬱結導致精微物質不能上養於發所致。病位在腎、肝、脾三髒。

白髮形成與肝腎不足有關
中醫認為肝藏血,發為血之餘,腎主骨生髓,其榮在發,血氣盛則腎氣強,腎氣強骨髓充滿,毛髮黑而有光澤,血氣虛則腎氣弱,血氣不能行,頭髮就會枯黃無澤而變白,所以白髮的形成與肝腎不足,血氣虛弱有關。
青年人素體陽旺,易生火生熱,而火熱易耗陰血,致使血虛燥熱,毛髮失養,出現白髮。同時,人受七情內傷、情志抑鬱、勞心傷脾、影響血氣運行不暢而導致氣滯血瘀,毛髮失去營養而變白。
2招延緩長白髮
如何能緩解白髮生長?新加坡中醫師提供兩個隨時可做的方法。另外,哪類人出現白髮,要特別留意身體健康?且聽中醫師解析和建議。
要緩解白髮生長,養生保健中醫診所的林麗明醫師接受《活得好》訪問時建議2個方法:
常做手指按摩——方法是雙手十指自然分開,用指端從額前髮際向後髮際做環狀揉動,然後再由兩側向頭頂按摩,力度要均勻一致,如此反覆數十次,以頭皮有微熱感即可。
勤梳頭——梳頭能疏通血脈,有助於腦部血液循環,使頭髮獲得充分的營養,防止脫髮和早生白髮,有美發作用。另外,梳頭能緩解精神緊張、促進睡眠、消除疲勞。
梳頭的方法:由前向後,再由後向前,由左向右,再由右向左。如此循環往復,梳頭數十次或數百次後,再把頭髮整理、梳至平滑光整為止。所用頭梳宜取木質或用牛角等天然材料製成,梳齒宜圓滑。建議梳頭的時間為早晚各5分鐘,其餘閒暇時間也可,但別在飽食後梳頭,以免影響脾胃的消化。
根據美國相關醫學機構的研究表明,40歲以前白髮發生率為50%左右,並且出現骨質疏鬆症的幾率可能會上升5倍。
美國的研究者通過分析一組心肌梗塞的病例,得出24%的患者在30歲以前有白髮,這也說明了冠心病的發生與頭髮早白具有一定的關係,但其中的機制仍不清楚。
林醫師說,兒童和少年人一旦出現白髮,應及早求醫找出發病病因,及早治療。兒童和少年人的白髮可能與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如白化病、斑駁病、維爾納綜合徵(Werner Syndrome)、早年衰老綜合徵 (Hutchinson-Gilford Syndrome)等,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白癜風等)有關。
這些人的白髮主要表現在出生後頭髮即為白色或存在少數白髮,不同的疾病都有其相對應的症狀,如早衰綜合徵兒童的症狀包括,脫髮、較晚長牙、身材矮小及皮下脂肪減少等,但病童的心智年齡大多與同齡兒童無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