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新增261起病例,總病例達37,183起。
衛生部透露,下降的部分原因仍是進行的拭子測試次數減少。
截至昨日中午,新增病例中有250起是住在客工宿舍的工作準證持有者。

(來源:MOH)
有11例社區感染病例,其中6名新加坡人/永久居民,5名工作許可證持有人。
11起病例中,有9起是因當局主動檢測發現的病例,其中8人是無症狀感染者,包括一名95歲的老婦人。
六起本地居民病例中,5名均已被確定為先前確認病例的聯繫人,並且早前已被隔離,其中一位是住在Cassia@Penjuru 宿舍的49歲永久居民男子。

(來源:MOH)
11名病例中有4名目前尚未找到他們的關聯人,衛生部還在繼續追蹤中。
在新病例中,有97%與已知感染群相關聯,而其餘仍在等待聯繫人跟蹤中。
確診病例最新情況
昨日,又有305名受Covid-19感染的患者從醫院或社區隔離設施中出院。
總共有24,209人從感染中完全康復,並已從醫院或社區護理機構中出院。
目前有307例確診病例仍在醫院中,有4名病患處於比較危機的狀態,還在重症加護病房中。
還有12,643人在社區設施中隔離。 24人因COVID-19感染引起的併發症而去世。
新增一個感染群
兀蘭九道781號的客工宿舍被確定為新的感染群,13起早前確診的病例現在被認定為與該感染群有關。

(來源:Google Map)
另外,其他28個感染群昨天也都出現了新病例,其中Cassia@Penjuru客工宿舍再添54起病例。
一個感染群關閉
由於在過去的兩個潛伏期(即28天)內沒有更多與海軍部街30號Acacia 福利院(30 Admiralty Street)相關的新增病例。

(來源:8視界)
Acacia福利院已不再被當局列為2019冠狀病毒感染群。
衛生部已完成約408,500個冠病檢測
截至6月1日,衛生部已完成約408,500個冠病檢測。衛生部也一直在著力於提升檢測速度,將檢測能力逐步增加四倍達每天4萬次。
現在的檢測是在不同地點進行樣本採集,之後統一由專業人員送往指定實驗室。因為樣本數量多且怕高溫較難保存,需要儘快運往實驗室。

(來源:海峽時報)
目前有十名醫療快遞人員組成的一支車隊,專門負責運送血液樣本。這些運送的人員平均一天要多次往返、分批運送。
隨著冠病檢測需求增加,中心將通過靈活調動人手的方式,繼續把冠病檢測列為優先考量。
所有樂齡看護中心職員將接受檢測
上個月衛生部完成了對所有養老院住戶和職工的冠病檢測,接下來從這個月起,衛生部將為所有樂齡看護中心進行Covid-19檢測。
早前,本地所有提供樂齡看護服務的設施也已採取防疫措施,包括確保安全距離、限制訪客等。

(來源:Mothership)
隨著新加坡開始解封,樂齡活動中心也逐步恢復活動,為了確保樂齡人士的健康,中心的職員將首先接受全面檢測。
外籍客工檢測可能持續到9月
人力部長楊莉明表示,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大約40,000名工人是健康的狀態。
12,000名工人被轉移出宿舍,住在政府安置的臨時住所中,而8,000名工人測試結果為陰性或已經康復。

(來源:海峽時報)
其餘的20,000人也已恢復並被安置在臨時的隔離地點中。一旦這些工人通過最後的檢測,他們將能夠重返工作崗位,恢復正常生活。
衛生部長譚金勇說,由於新加坡有大量的客工,對他們的COVID-19測試將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完成所有檢查可能要到8月或9月,因為必須「系統地,認真地」進行檢查。
首個新冠病毒中和抗體試劑盒誕生
據科技日報,從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獲悉,該公司與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新加坡科技研究局下屬醫療診斷髮展中心共同研發成功全球首個新冠病毒中和抗體檢測試劑盒。
無需用真病毒開展實驗,也不用在P3實驗室進行檢測,一小時就能出結果。

(來源:Maigoo)
目前,基於新冠病毒的中和實驗,需要活病毒、細胞以及熟練的操作人員,實驗室程序複雜,實驗的靈敏度較低,而且需要2—3天才能出結果。
相比之下,這個試劑盒可在大多數研究中或臨床實驗室中一小時內完成快速檢測,且還可進行高通量和全自動檢測。
這個血清學檢測系統獨特創新,具有高靈敏度、特異性及適用於所有抗體亞型等諸多優勢,檢測結果可幫助各地政府指導復工復產。
新加坡正在建立疫苗生產能力
李顯龍總理周五(6月5日)上午在Facebook上分享了他在全球疫苗峰會上的發言,並指出世界各國都身處同一個戰場,新加坡將在這一全球行動召喚中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他強調,需要各國採取一致、統一的對策,來應對這場疫情,而開發和生產冠病疫苗是各國合作的一個關鍵領域。
新加坡正在建立自己的疫苗生產能力,一旦研發出Covid-19疫苗,就可以快速安全地提高產量,以及保證疫苗生產過程達到高標準的安全性和質量。
政府正在研發穿戴式追蹤設備
外交部長維文說,「合力追蹤」(Trace Together)手機應用在具體使用時仍存在一些弊端,無法在所有的智慧型手機上發揮同等效用。
因此政府目前正在致力於研發穿戴式的追蹤器,確保每一個人都可以使用。
維文表示:「一旦這項科技研發出來,政府計劃分發給所有國人,相信到時候追蹤效果會更準確,更好的保護大家。」
不過在此之前,大家外出時還是需要使用「合力追蹤」(Trace Together)應用程式。
合力追蹤應用推出加強版
政府推出加強版的「合力追蹤」(TraceTogether)應用程式,主要加強了3各功能:
1. 需要用本人的證件號碼註冊(旅客也可以使用護照註冊)
2. 通過自動生成初步的密切接觸者列表,作為隔離範疇的參考,加速追蹤工作。
3. 提供4種語言系統,英語、華文、馬來文、淡米爾文,讓非英語使用者更容易掌握。
更新之後的合力追蹤系統將快速而準確地追蹤Covid-19接觸者,也提高了與SafeEntry系統搭配使用的可行性,讓我們更有信心逐步恢復工作與社區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