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業萎縮扭轉1月增長勢頭 2月製造業產值同比下降1.1%

圖源:聯合早報
根據經發局昨天發布的預估數據和報告,在各領域中,漲幅最大的是精密工程業,2月產值同比上漲26.2%。跌幅最大的領域是電子業,同比萎縮了17.3%。
受電子業萎縮所影響,新加坡今年2月製造業產值同比下降1.1%,逆轉了1月份3.4%的同比增長。若不包括生物醫藥,2月產值則同比下降了2.5%。
經季節性調整後,2月製造業產值同比下降22.3%。不包括生物醫藥,則下跌17.9%。
根據經濟發展局(3月26日)發布的預估數據和報告,在各領域中,漲幅最大的是精密工程業,2月產值同比上漲26.2%。跌幅最大的領域是電子業,同比萎縮了17.3%。
其他領域的2月產值都比去年同期高,依序為一般製造業(16.1%)、交通工程(10.9%)、生物醫藥(6.4%)和化學業(5.2%)。
報告指出,去年2月過農曆年,產值因假期縮小,間接提振了今年2月個別領域的產值表現。聯昌私人銀行經濟師宋生文在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指出:「今年有閏月,農曆年又在1月,因此許多領域都有相對更多的時間進行生產。」
各領域中,表現最佳的精密工程延續了1月的漲勢。其中,機械與系統產值在半導體及起重與裝卸設備生產活動增長的提振下上揚了29.4%。精密模塊和組件部門則因為光學品、模具和金屬精密零件增加生產而上升了20.1%。若論今年首兩個月,產值合計與去年同期比上揚了19.1%。
一般製造業扭轉1月跌勢,該領域中各個環節的產值都有所增長。雜項、印刷以及食品、飲料和菸草同比分別增長了25.7%、17.5%和9.3%。今年迄今,與去年同期比,則微揚1%。
交通工程方面,2月產值是最後一個取得雙位數百分比增長的領域。航空業同比增長17.9%,主要因為商業航空公司進行了更高水平的維護。海事與岸外因海上項目工作量增加也增長了5.6%。今年來該領域產值同比上揚了0.7%。
宋生文也認為,全球需求眼見崩塌,除非確定疫情病例已觸頂,重振市場的信心,否則難止目前的跌勢。
針對2月製造業產值的下降,馬來亞銀行金英證券經濟師李主禮認為,這是因為中國工廠關閉打斷了電子供應鏈所致。
他也指出:「今年首季的製造業產值預估是負0.5%,意味著3月產值預計收縮4.3%。但隨著中國以外的冠病疫情加劇,我們預計3月的跌幅將更大。」
宋生文認為,封境、旅行禁令和行動限制已對全球供應鏈造成重大影響。他以日本經濟新聞本月25日的報道為例,指出冠病大流行已導致日本汽車製造商將全球產量減半。新加坡作為全球供應鏈的一部分,自然不能倖免。
他說:「多年來,新加坡已成功且深入融入全球的供應鏈。在順境中,我們從中受益,但遇上逆境時,我們可能會遭受加倍的負面影響。」此時,新加坡與供應鏈的整合,似乎變成了雙刃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