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圖為人民行動黨在東海岸集選區派發的宣傳手冊,右圖則是工人黨的。(Michael Sng Woei Shyong面簿)
作者 侯佩瑜
一名東海岸集選區的居民,從設計師的觀點為競選該區的人民行動黨以及工人黨的宣傳手冊做了一個開箱(Unboxing)評比的評論。
開箱文或開箱影片則是一種透過網際網路發表介紹與評論一樣物品。
如開箱影片,即是將最近所購買的新產品(多數是消費性電子產品),從拆包裝盒開始,逐步拆卸,並詳細展示其中物品。


網民Michael Sng Woei Shyong在星期四(7月2日)把開箱文發布在面簿上,詳細介紹了兩本宣傳冊子的不同之處,包括包裝、放置的方式、紙張質量、新加坡四大語言的順序等。
在列出差異之後,他也給出個人的評價。紅螞蟻挑了一些給大家看看。 (Michael的觀點未必是中立的,但切入的角度著實新穎,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1)行動黨的冊子用塑料袋裝著,工人黨的小冊子則沒有

(Michael Sng Woei Shyong面簿)
他認為,他所居住的地方沒有下雨淋濕冊子的風險,不必使用塑料袋來防水。
好處:行動黨的宣傳冊有塑料袋,可以掛在門上的手把,工人黨的只能插在門縫間。
缺點:這個塑料袋只提供一次性用途,沒有履行它主要功能。 Michael後來發現,行動黨不是給每個選區派發宣傳手冊時都配有塑料袋,因此調侃說: 「這是副總理王瑞傑所說的『愛心關懷東海岸計劃』,你們羨慕不了的。」
2、行動黨的紙張每平方米重80公克,工人黨的重60、70公克
好處:行動黨的冊子比較厚實堅固。
缺點:作為一次性用品,堅固是沒有必要的,除非auntie要把紙張變成一次性的「花生殼紙盤」。而且行動黨的小冊子使用了更多的材料,因此更不環保、更浪費。

(Michael Sng Woei Shyong面簿)
3、行動黨的小冊子共有16頁,工人黨的只有8頁

行動黨的宣傳冊子印有很多選區活動照片。(Michael Sng Woei Shyong面簿)
好處:行動黨可以放入很多漂亮的照片。因為有16頁的充裕版位,它們使用了11點的字體。工人黨則只能使用10點的字體。不過考慮到新加坡人口老齡化的問題,11點的字體對老人家來說還是太小了點。
缺點:行動黨浪費更多的材料。
不過也有網民留言說,行動黨畢竟在該區執政了一屆,或許希望把任期期內所做的事情都用宣傳手冊來一一交代,所以需要更多頁面。
4、團隊照片呈現方式:行動黨有明確用紅色背景標註出「領軍人物」,工人黨則沒列明

(Michael Sng Woei Shyong面簿)
Michael認為,這是集選區,而不是單選區,選民應該基於整個團隊的能力去投票,而不應該只基於領軍者的表現。
5、小冊子給人第一印象:行動黨的前後封面都印有候選人的照片,工人黨直接放出「黨魁的話」

(Michael Sng Woei Shyong面簿)
Michael認為,工人黨因為資源有限所以要更好的善用。行動黨則可以放出團隊不一樣的隊形,例如女候選人與男候選人可以擺出不一樣的姿勢。
一些網民對Michael的看法有些不認同,回說行動黨或許覺得,讓選民記住競選團隊的隊員的樣子至關重要,所以在冊子的前後封面都印有團隊的照片,以最直接的方式給與選民留下「難以磨滅」的第一印象。
6、行動黨的信息資料按英文、華語、馬來語和淡米爾語的順序排列。工人黨的信息則按英語、馬來語、華語和淡米爾語的順序排列 Michael說,行動黨認為絕大多數選民是華人。工人黨則覺得馬來語是國語。由於Michael沒有用其他選區的宣傳冊來進行對比,因此不清楚這個語言的排列順序是否只針對東海岸集選區。
他最後總結出, 行動黨的宣傳手冊可以製作更多、更鮮艷、更堅固的一次性花生殼紙盤。
其實,宣傳方式和結果是見仁見智的,有人喜歡顏色鮮艷的呈現方式、有人則喜歡單刀直入不花俏的方式。
宣傳材料的質量除了取決於設計者、內容的多寡等因素,預算也是重要的考慮因素。
不過,紅螞蟻覺得更應該探討的是,是否可以用更環保的方式去做大選的宣傳呢?
像紅螞蟻所在的蔡厝港集選區,光是一個黨的宣傳資料目前就收到三份,一份是選區接下來的五年計劃冊子、一份是關於候選人的手冊,另一份是關於選區的線上直播群眾大會時間的傳單。
並非資料越多就越能證明政黨有在為人民做事。在這種關鍵時刻,less is more(少而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