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博社綜合報道】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消息,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在第一次任期內提出的新馬「彎橋」計劃,在他退位後胎死腹中,但是如今由馬哈蒂爾領導的新政府有意重啟這項計劃。

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在第一次任期內提出的馬新「彎橋」計劃(彭博社)
報道稱,馬來西亞柔佛州務大臣鄂圖曼沙比安昨日(10月16日)在國會走廊接受媒體詢問時透露,在上個月舉行的依斯干達經濟特區會議上,馬哈蒂爾問起關於彎橋的計劃。「他問我柔佛是否還需要彎橋。我說這看你的決定,因為這是他的想法。如果他要建,我們也會跟隨。馬哈蒂爾就說要計劃。」
鄂圖曼說:「馬哈蒂爾說,如果我們(柔州政府)要做沒有問題,因為它不涉及拆除新加坡範圍的長堤,只會拆除我們的長堤。這是馬哈蒂爾的意願,以前他叫(前總理)阿都拉(建),他不要建,(前總理)納吉布也不要建。」
馬來西亞代表月底來新加坡討論水供投資等課題
他表示,柔州政府全力支持彎橋計劃,因為利多於弊。「我們要柔佛海峽順暢,現在海峽受到污染,因為水道不流暢,建彎橋可以讓船隻自由航行到巴西古當港口、改善水流,而新山市容也可美化。」
他說,他和經濟事務部長阿茲敏本月27日或28日將率領馬來西亞代表團到新加坡訪問,屆時將討論水供、雙邊發展和投資等課題。「我們也有可能會與新加坡討論馬新彎橋和馬新第三大橋計劃,看看他們是否有意參與。」
至於新加坡是否會參與彎橋項目,鄂圖曼僅回應:「也許吧,我們將嘗試從他們那裡獲得回饋。」
針對馬新第三大橋,他說,馬哈蒂爾同意建造第三大橋的建議,但是他拒絕透露更多詳情,以避免當地房地產被炒賣。
他表示,建造彎橋並不會解決新柔長堤的交通擁堵問題,但是彎橋有助於柔佛海峽的水流更通暢,他希望這有助於減少水源污染情況。
他指長堤的交通擁堵問題,可通過建造新馬第三大橋來解決,而馬哈蒂爾已同意聯邦政府資助建造。
他表示,目前政府有計劃加寬新柔長堤的堤道,以增設人行道,以及讓更多接駁巴士運行,以接載更多人。
據了解,馬哈蒂爾於1995年提出興建一座大橋取代新柔長堤,但是新加坡不同意拆除長堤,馬哈蒂爾因此提出只拆馬方的長堤,改建一道「彎橋」來銜接新加坡一方的長堤,然而馬新雙邊談判數年都沒有結果。
2006年1月,時任總理阿都拉下令工程部發意向書給承包商,讓擱置一段時間的馬新彎橋計劃啟動,並將彎橋改名為「美景大橋」。同年4月12日,阿都拉以政府考慮了人民的意見與情緒後,尤其是原本11.13億林吉特(約合18.56億元人民幣)的開支竟然高漲至23.79億林吉特(約合39.67億元人民幣),宣布取消美景大橋計劃。由於取消該計劃,政府賠償了2.224億林吉特(約合3.71億元人民幣)給承包商。
這個決定導致馬哈蒂爾與阿都拉的關係決裂,而納吉布出任總理後,也無意重啟彎橋計劃,令馬哈蒂爾不滿。馬哈蒂爾指納吉布在出任總理前,曾承諾就算新加坡不參與,馬來西亞還是會興建彎橋,最後卻食言。
來源:東博社
編輯: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