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六會考重大改革
南洋小博士告訴大家
2021年起,新加坡小六離校考試將採用積分等級制度,四個科目成績各分為1至8級。
說起新加坡的小六會考(PLSE),不了解的人可能會說,一個小學結業考試能有多難!但是了解的人就知道,新加坡的小六會考可是堪比中國高考的存在~

讓孩子壓力不小的小六會考,新加坡各界人士一直是褒貶不一,也有傳言說要取消小六會考,最近官方終於有了最新的消息!
小六會考制度大變革
2021年起,新加坡小六離校考試將採用積分等級制度,四個科目成績各分為1至8級,因此考生的總成績介於最好的4分和最差的32分之間。

此圖來自新加坡教育部
在新的積分系統下,小六會考積分在4分—20分之間的學生,將可選擇全部修讀中學G3科目,這也相當於目前的快捷源流課程。
小六會考成績介於26分—30分之間的學生,就會全部修讀G1科目,也就是相當於目前的普通(工藝)源流課程。
成績介於21分到25分之間的學生則可以選修不同水平的科目,比如,考了21分—22分的學生科修讀G3和G2科目,考了23和24分的同學可修讀G2科目,考25分的同學可以修讀G2和G1科目。G2相當於現在的普通(學術)源流。
不再一考定終身
新加坡教育部強調,學生在小六會考的成績並不會局限學生日後所選擇的科目水平以及難度,並舉例:在中一修讀G2英文的學生,在日後掌握科目後,可提升選修G3英文。
這裡不得不提到前些天的重磅教育改革制度。
新加坡教育部長王乙康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部門開支預算時做此宣布,從明年起,新加坡25所中學將試驗推行科目編班全面計劃,從2024年起,新加坡教育部將在各中學全面推行科目編班,取代分流制,讓學生根據能力修讀適合自己水平的科目,因材施教的同時,旨在減少標籤效應。

教育部解釋,區別於目前的分流制的做法,科目編班制度讓學生在發現自己的興趣與長處之後,逐步選擇更具挑戰性曾度的科目。
同時,教育部表示,小六會考的積分將繼續作為在初期衡量學會學習進度的指標,確保學生進入中一的時候,能在適合自己的速度下學習。
等到中學學習結束,新加坡中學會考從2027年起,不分N水準和O水準,改以全國統一考試框架。畢業證書會列學生在個別科目與所修水平的成績,類似於高中的H1、H2、H3形式。

新政讓家長有些擔憂
每一項新政策的出台都會伴隨著質疑和擔憂,小六會考計分制度改革也不例外。
有家長表示,相信學生和老師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這項新制度,但把45分到64分編入同一級別,太寬了,學校難以辨別學生的能力。

也有家長表示,這樣的調整是換湯不換藥,這個積分等級和現有的分類其實沒有什麼差別,只是分的更細,就像中學的L1R5計算方式。擔心小學生們以後會壓力更大擔心自己考不到4分的小六會考最好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