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開始,新加坡開始致力向知識密集型經濟轉型,為進一步提高人才吸引力,進一步吸引高新技術企業入駐,新加坡稅制開始發生較大改變。

一是持續降低公司所得稅率,從2005年起降至20%,2008年18%,2010年下調至17%至今。
二是降低個人所得稅率,2007年起最高稅率降至20%,但2017年又調高至22%至今。
三是提高消費稅(GST)和菸酒稅以彌補稅收。2006年新加坡消費稅從5%上調至7%,在2021至2025年某個時間點將進一步上調至9%
四是陸續出台了前文稅制部分所述各類稅收優惠措施,鼓勵企業發展,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五是保持房地產稅較高稅率,維持房地產市場穩定,防止過熱。
六是取消遺產稅。2008年新加坡正式取消了遺產稅,吸引富裕人士和財富進入新加坡,打造財富管理中心。

截止目前,新加坡是公認的稅率最低的資本主義國家之一。稅收占2017/18財政年度政府營業收入的87.5%。最重要的是政府徵收的各種稅收的稅收收入,具體如下。
所得稅
所得稅是對個人和公司的收入徵收的。

財產稅
物業稅是根據物業的預期租金值向物業所有人徵收的。

遺產稅
(因2008年2月15日或之後死亡的遺產而免稅)
遺產稅是對已故者凈資產價值超過閾值的部分徵收的。

機動車稅
這些是對汽車徵收的稅,但不包括進口稅。徵收這些稅是為了抑制汽車擁有量和道路擁堵。

海關關稅
新加坡是自由港,幾乎沒有消費稅和進口稅。消費稅主要對菸草,石油產品和白酒徵收。另外,很少有產品要繳納進口稅。關稅主要針對汽車,菸草,酒和石油產品。

商品及服務稅
消費稅是消費稅。當錢花在商品或服務(包括進口)上時,應繳納稅款。

博彩稅
這些是私人彩票,博彩和抽獎活動的職責。

賭場稅
賭場稅是對賭場總博彩收入徵收的新稅種。

印花稅
這被強加於與股票和不動產有關的商業和法律文件。

其他
這些包括外籍工人稅,年度噸位稅,節水稅和開發費。

最受中國企業家關注的稅種則是所得稅:企業所得稅與個人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Corporate Income Tax )
新加坡企業所得稅率為17%,實行屬地兼屬人稅收管轄原則。新加坡不對資本利得徵稅,同一集團內的企業可以合併納稅,虧損彌補可無限期向後結轉或向前結轉一年。2019課稅年及以前,應納稅收入的前10萬新元部分享受75%稅收減免,10萬—29萬新元部分享受50%稅收減免;2020課稅年後,前10萬新元部分享受75%稅收減免,10萬—19萬新元部分享受50%稅收減免。
新加坡初創型企業前三課稅年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2019課稅年及以前,初創企業前三課稅年應納稅收入前10萬新元部分享受稅收免除,10-30萬新元部分享受50%稅收減免。2020課稅年及以後,初創企業前三課稅年應納稅收入前10萬新元部分享受75%稅收減免,10-20萬新元部分享受50%稅收減免。
為提供寬鬆商業環境、支持企業轉型,新加坡實行企業所得稅返稅措施。2019課稅年,所有企業均可獲得20%的企業所得稅返稅,但總額不超過1萬新元。
新加坡重視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優化產業結構,包括高新技術企業符合規定的利潤可享受至多15年的免徵企業所得稅待遇,總部企業在特定時期內可分別享受免稅、5%或10%的優惠稅率,經核准的新加坡境內的FSI(金融部門激勵計劃)企業,可享受5%、10%、12或13.5%的優惠稅率等。
個人所得稅(individual income tax)
新加坡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為年收入2萬新元,實行累進稅率制度,上限為22%,年收入32萬新元及以上執行最高22%的個人所得稅稅率,總收入2萬新元內不用納稅。納稅人有權就子女撫養費、贍養費、捐款、人壽保險、進修課程費、外國女傭稅等事項享受減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