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唐人街」一男子跌入火坑險些祭天?鬧事怎麼又火坑?
很難想像在新加坡這樣寸土寸金的地方居然會有火坑?
而且是再新加坡的「唐人街」牛車水...
畢竟在國內現在已經很少有某項儀式要挖火坑,最後就是搞個火盆...

(圖:來源自網絡)
事情發生10月22日,在牛車水馬里安曼興都廟的蹈火活動發生意外,一名信徒竟然在還願時,不小心跌進了火坑中。
幸虧的是!
事發後,在場的人立刻幫忙把信徒拖出火坑,隨後送入醫院,目前情況穩定。
馬里安曼興都廟的管理人員已到醫院拜訪了受傷的信徒,並表示會持續關注該信徒的情況,同時為他以及他的家人祈禱。

(圖:來源自網絡)
馬里安曼興都廟建於1827年,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印度教廟宇。
要說馬里安曼興都廟每年最盛大的節慶就是蹈火節(Theemithi),,一般會在屠妖節的一個星期前舉行。
印度蹈火節,儀式的時間為十月和十一月,為了悼念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里的朵帕娣(Draupadi)和悉多(Sita)等傳奇女性。
幾個世紀前,悉多和朵帕娣都得在火上行走以證明她們作為婦女的純潔,而浴火出來的她們仍然如鮮花般嬌嫩。
既然是敬神儀式,參加者自然不能匆匆幾步一閃而過,他們必須像散步一樣慢慢地走過火坑。
蹈火儀式開始時,一位大祭司頭頂裝有聖水的鍋走過火坑,隨後參加儀式的人就可以挨個跟隨,忍受的痛苦越多表明他們對女神的信仰越虔誠。
在歷年的蹈火節儀式中,不乏參加者忍受不住腳底的劇痛倒入火坑中被燒傷的先例,至於腳底灼傷更是屢見不鮮。
即便如此,參加儀式的人還是樂此不疲,他們相信真心事奉朵帕娣的人,必將受她眷顧而毫髮無損。

(圖:來源自網絡)
今年馬里安曼興都廟的蹈火儀式在10月20日晚上便開始了,大約有4500名男信徒參與。
參與蹈火儀式的信徒需要在兩三個星期前就開始茹素,遵守戒律。
等到蹈火節當天,信徒會在實里尼維沙伯魯瑪廟聚集,徒步四公里到馬里安曼廟參與蹈火儀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