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達曼總統 11 月 30 日表示:已故美國外交官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最重要的貢獻是為 1972 年中美重新開放關係鋪平了道路。

圖源:ST
亨利·基辛格是美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外交官之一,他在20世紀70年代重建中美關係的努力,為中國的改革開放和世界的和平穩定奠定了基礎,他於11月29日在美國康乃狄克州的家中去世,享年100歲。
新加坡總統尚達曼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對他的逝世表示哀悼,並讚揚他對新加坡的友誼和支持。
尚達曼說:「他的離世,讓我感到深深的悲痛和惋惜,基辛格博士是我多年的好友,也是新加坡的親密的朋友和一貫的倡導者,他對中美關係的貢獻,無人能及。這位已故外交官在99歲時相信,美國和中國今天可以再次發展密切的對話和相互合作的基礎,即使他們相互競爭並存在分歧。」
01 從難民到國務卿

圖源:雅虎
基辛格出生於1923年5月27日,是德國猶太人,他在納粹德國的迫害下,於1938年與家人逃到美國。他在美國接受了教育,畢業於哈佛大學,並在那裡擔任政治學教授,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參軍,曾在歐洲戰場作戰,並獲得了銅星勳章和紫心勳章。 基辛格在1969年被美國總統尼克森任命為國家安全顧問,後來又兼任國務卿。他在擔任這兩個職位期間,主導了美國的外交政策,參與了許多重要的國際事件,例如越南戰爭的結束、蘇聯的緩和、中東的和平進程等。他以其獨特的戰略思維、強大的談判能力和廣泛的人脈而聞名於世。 02 為中美關係鋪平道路
基辛格最重要的貢獻之一,就是為1972年中美重新開放關係鋪平了道路。這是在美國孤立中國共產主義國家二十年之後。當時,中國正處於文化大革命的陣痛之中,與美國截然不同,但基辛格認為,排除中國將使美國在其背後一隻手臂,並在與蘇聯的冷戰中處於不利地位。

圖源:雅虎
基辛格利用中蘇關係的惡化,秘密與中國方面接觸,安排了尼克森總統訪華的歷史性行程。他本人也於1971年7月訪問了北京,與周恩來總理進行了長達17個小時的會談,為尼克森總統的訪問做好了準備。他還參與了《上海公報》的起草,為中美關係的正常化奠定了基礎。 基辛格的這一舉動,為中國最終向世界開放奠定了基礎。他也為中美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合作和交流,打開了一扇大門。他後來多次訪問中國,與中國領導人保持著良好的關係,也為中美關係的穩定和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03 與新加坡的深厚友誼
基辛格與新加坡也有著密切的聯繫,從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他和已故內閣資政李光耀就彼此產生了深厚的敬意。他們經常就國際事務交換意見,也互相支持和幫助。基辛格曾多次訪問新加坡,與新加坡領導人和智庫保持著密切的溝通和合作。

圖源:雅虎
基辛格對新加坡的讚賞和尊重,也體現在他的著作中。他在2022年出版的最新著作《大外交》中,對六位他認為是那個時代傑出領袖的人進行了研究,其中包括李光耀先生。 他對已故開國總理的研究以對李光耀先生大約40年前所說的話的反思作為結束:「你必須能夠超越現實並說『這也是可能的』。」他說,這是最傑出領導人的特質,也是他對李先生的最高讚譽。 基辛格博士對新加坡的關心和支持,也體現在他對我們的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的建議和幫助上。他曾多次訪問新加坡,與我們的領導人和智庫交流,分享他對國際形勢和地區局勢的看法和分析。他也曾在不同的場合,為新加坡在國際舞台上爭取利益和聲望,為新加坡與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友好關係搭建橋樑。
04 他為中美關係的未來發出警示
基辛格博士雖然已經高齡,但他對世界事務的關注和熱情從未減退。他一直在關注中美關係的發展,也一直在為中美關係的改善和穩定而努力,曾多次呼籲中美雙方加強對話和溝通,避免誤判和衝突,尋求合作和共贏。

圖源:雅虎
基辛格博士也對中美關係的當前困境和未來風險發出了警示。他認為,中美兩國都面臨著內部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的挑戰,也都面臨著外部的競爭和壓力。中美兩國之間的分歧和摩擦,不僅源於兩國的利益和價值的差異,也源於兩國的歷史和文化的差異。他建議,中美兩國應該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關切,理解彼此的歷史和文化,尋找共同的利益和目標,建立互信和合作的機制。
基辛格博士還特彆強調了台灣問題在中美關係中的重要性和敏感性。他認為,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的核心問題,也是中美關係的最危險的問題。他警告,如果台灣問題處理不當,可能引發中美之間的軍事衝突,甚至導致全球的戰爭。他呼籲,中美雙方都應該遵守1972年中美聯合公報的原則,維持台海的和平與穩定,不要採取任何可能改變現狀的行動,不要讓台灣問題成為中美關係的破壞者。
亨利·基辛格是我們這個時代傑出的政治家,他在擔任國家安全顧問和國務卿期間以及之後作為一名資深政治家期間,給世界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他過著充滿信念的生活,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都不知疲倦地活躍和精明,保持著廣泛的人脈圈,並影響著思想家和政策制定者。
他始終關注廣闊的戰略藍圖,並隨時準備對快速變化的地緣政治環境提供實用的建議和清晰的評估。他相信,有可能建立一個大國能夠和平共處、所有國家,無論大小,都能共同成長和繁榮的世界秩序,因為否則就會發生災難,他的智慧和遠見,將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銘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