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錢案牽涉珠寶首飾 超過2萬元現款寶石交易需通報

警方查獲的部分珠寶首飾。(圖:新加坡警察部隊)
因洗錢案而引起關注的寶石和貴金屬交易,原來法定超過2萬元現款的寶石交易都要通報,2021年至今,共有96個寶石商因未通報可疑交易而被當局執法。
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在昨天(3日)的國會上,針對近期發生的洗錢案發表部長聲明時表示,根據寶石和貴金屬(反洗黑錢與反恐融資)法令, 寶石和貴金屬經銷商處理任何超過2萬元的現款交易,或者懷疑涉及洗錢活動的可疑交易,都需要及時通報給商業事務局。
楊莉明說,寶石和貴金屬(反洗黑錢與反恐融資)法令涵蓋珠寶首飾、名表或者任何含有超過一半價值是屬於寶石的成品等「寶物」,簡單來說,金條和一些鑲有寶石的,至少一半的價值是來自寶石的手錶和首飾也包括在內。
由於寶石和貴金屬可輕而易舉轉換成現款,所以寶石和貴金屬經銷商都要保持警惕,遇到可疑交易或者牽涉超過2萬元的現款交易,都需要向商業事務局的可疑交易報告辦事處(Suspicious Transaction Reporting Office)呈交可疑交易報告(Suspicious Transaction Report)。
2021年至今共96個寶石商被執法
對於經銷商是否都遵守條例,楊莉明表示寶石與貴金屬經銷商都有被監管,以確保他們遵守相關條例,一旦發現違例行為的,當局也會對他們採取行動。
楊莉明透露,從2021年至今,已有96個寶石與貴金屬經銷商因沒有通報可疑現款交易,而致使當局採取行動。
寶石和貴金屬(反洗黑錢與反恐融資)法令2019年2月在國會三讀通過。這項法令旨在加強對寶石和貴金屬經銷商的監管,以提升該行業在反洗黑錢和反恐融資方面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