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為什麼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國家會被稱為"大馬"?
現今的馬來西亞是1957年獨立之後馬來亞聯合邦經歷了東馬沙巴沙撈越加入,以及新加坡加入退出的演變後形成的。1957年馬來亞聯合邦獨立之時,領土只有馬來亞地區——即現在的馬來西亞半島,俗稱西馬。而隔著南中國海的另一邊,就是當時仍處於英國殖民下的加里曼丹島北部的沙巴和沙撈越。

1963年8月31日,原本位於英國殖民統治下的新加坡和沙巴宣告獨立1963年7月22日,沙撈越宣告獨立。於是,新加坡、沙巴和沙撈越決定與馬來亞聯合邦以同等夥伴身份(即國家身份)於9月16日組成馬來西亞聯邦。在短短兩年之後,即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被迫脫離馬來西亞並宣告獨立。於是便形成了當今我們所看到的馬來西亞。
「大馬」一詞的出現是由於東馬西馬合併,馬來西亞的領土範圍不僅僅局限在馬來西亞半島,也包括了加里曼丹島北部的沙巴沙撈越。稱為「大馬」是為了以此區分建國之初的馬來亞,強調馬來西亞包含東馬。

對於當時的人民來說,國家政局的不斷變動帶來了國家名稱的不斷變化,這讓人們覺得有些混亂難以及時區分。這時,「大馬」一詞應運而生。這一稱呼最初見於當地的華文報紙,對於當時的人們,尤其是華人群體來說,「大馬」這一稱呼既可以幫助人民區分新的國家名稱,也讓人們帶有一種國家自豪感,還聽起來朗朗上口又簡單親切,因此被沿用至今。

隨著馬來西亞近些年來發生了許多事件,吸引了全球諸多關注。馬來西亞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了解,在華人群體中,大馬一詞也流傳的非常廣泛和快速,因此很多人都稱呼馬來西亞為「大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