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博士,來新加坡十幾年了!在平靜的新加坡生活卻一下子陷入了危機!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的故事,因為別人的故事,總有我們的影子!
我失業了,同時也收到了老婆的微信:


回顧我這一路以來真是感慨,在新加坡真正安穩的日子,簡直是一種奢侈。
我是一個理科男,大學、碩士、博士都是在本地讀的。畢業後就進了各種項目,開始了跳槽的職業生涯。
在新加坡讀博,讀的還是理工科,意氣風發。
那個時候我爸媽跟別人說起我,那都是說兒子在國外,博士,月薪6000多新幣,老婆溫柔美麗……
這種生活直到我兒子出生,我做的3年合同項目結束,我被剔除出了項目組。
孩子嗷嗷待哺,我早已年過30了,被迫開始投簡歷找工作。差不多3個月,找到了一份國企工作,生活狀態逆轉。
乾了兩個項目,5年。我以為這回肯定安穩了,安心大膽地聽朋友勸,做了點投資,還買了車。
結果,公司大裁員,我們項目正在重組,我又失業了。
那年我35歲,痛定思痛再不搞學術了,政府轉風向,項目結束或者被砍,都要面臨失業危機。
我決定,轉去企業搞研發!當然了,工資肯定不如從前,但是沒關係就求個安穩。
其實,我靜下來也會多反思,自己哪裡做的不好。
兢兢業業,學術水平、英文能力和性格都沒有大問題,內向寡言,對別人造不成威脅,由此混個好人緣。
我想是不是我太與世無爭了?這一次我非常拼,一心投入到了工作中。
5年,公司經營不善,政府資助用完,部門關門大吉,40歲的我再度面臨失業。
沒有好轉,只是更壞,連老婆都不理解我,回了娘家。
這一次我徹底絕望了,當我發現面試官,公司高層年紀甚至都比我小時,我陷入了一個疑問。

胸無大志如我,只是渴望安穩生活而已,怎麼就這麼難?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一次,我要選擇什麼專業,畢業後就進企業嗎?到底怎麼做,才能找到一個鐵飯碗,一捧無憂呢?
至少,不會像這樣人到中年,還要面臨找工作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