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顯龍總理說,如今世界動盪,供應鏈中斷和通貨膨脹等問題導致物價居高不下,一些國家政府為此限制貨物出口,令人遺憾。但他強調,我國這些年來一直在建立庫存作為緩衝,推進食品來源多元化,確保任何單一來源中斷,都不會過度影響我國。
烏克蘭戰爭暴發以來,全球供應鏈持續受干擾,許多國家陸續頒布糧食出口禁令。昨天(5月27日)結束訪日行程的李總理,接受新加坡媒體訪問時說,這樣的情況令人遺憾,但並不在意料之外。
「這就像發生在冠病疫情初期的情況,當時口罩和個人防護裝備供不應求,各國爭先恐後地保障和滿足國內需求,攔截和徵用在本國製造的物資,甚至是過境的物資。」
如今,食品供應鏈受烏克蘭戰爭衝擊,通脹高企。李總理說,各國政府感受到壓力,有時會採取非常規措施,如禁止產品出口。新加坡作為進口食品的消費國因此受到影響。
國家禁止出口的行為如果違反規則,我國可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申訴。然而,李總理指出,這是個漫長的過程,而當務之急是確保糧食供應。
李總理說,應對食品供應量受干擾的方法,不是現在才採取行動;我國這些年來一直這麼做,即建立緩衝庫存和韌性,以及推進食品來源多元化。
「如此一來,任何單一來源中斷都不會過度影響我們。如果不能從一個地方購買雞肉,可以向其他國家購買。這次是雞肉供應受影響,下次可能是別的商品。我們必須做好準備。」
馬來西亞為應付當地雞肉供應短缺問題,將從6月起暫停每月出口360萬隻活雞。本地去年進口的雞肉有34%來自馬國。全球第二大小麥生產國印度,繼5月中禁止小麥出口後,前天也宣布限制糖出口量。
總理說:「世界非常動盪,通貨膨脹和生活費都是我們面對的問題,然而,縱觀大局,在價格調漲之外,還可能發生更多干擾和破壞。我們已經看到一些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