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17日,貿工部常任秘書林明亮在政策研究所(IPS)的「新加坡透視」(Singapore Perspectives)論壇上提出,新加坡在繼續倡導貿易多邊主義之際,並未忽視其他正在崛起的發展趨勢,並表示:「我們很清楚,歷史上有很多超級連接城市,它們因為不適應新的經濟活動而被淘汰……我們時時提醒自己,如果不緊跟新科技和新經濟活動,新加坡也很容易走上同樣的道路。因此,我們不斷地適應並努力重新定位,其中一個主要的新趨勢就是數碼化和數據化。」

全球貿易經濟數碼化,新加坡與世界相連
隨著全球貿易和經濟活動愈加數碼化和數據化,新加坡一如既往致力於將自身定位為國際數碼貿易樞紐,並積極協助制定數碼經濟規則。即使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新加坡仍與眾多國際夥伴成功簽署多項自由貿易協定,如在本月生效並為迄今為止全球規模最大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

貿工部常任秘書林明亮還表示,新加坡預計將於本月底與太平洋聯盟(Pacific Alliance)正式簽署協定。該貿易聯盟由4個中南美洲國家組成,分別為智利、哥倫比亞、墨西哥和秘魯。太平洋聯盟是全世界第八大經濟體,人口總數為2.3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19,000美元 (約25,900新元) ,占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國內生產總值的41%。其年出口總額為6270億美元,占其外國直接投資的38%。雙方已就能源、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和城市解決方案、港口管理和物流等領域的合作達成協議。

新加坡將重塑自身價值形象,吸引國際人才
新加坡正吸引更多數碼經濟公司前來投資,全球首100家數碼經濟公司,其中有80家在新加坡有業務,例如谷歌、Meta和騰訊等。這些公司創造了超過20萬個就業機會,並且每年至少增加1萬個新的就業崗位。與此同時,新加坡也努力和更多國家締結數碼經濟協定,如澳大利亞、紐西蘭、智利和韓國等。雖然疫情促使許多國家嚴格管制其出入境政策,這使得企業在吸引國際人才方面面臨挑戰。但在疫情期間,由於科技設備的便利應用,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國際人才無須拘泥於指定地點,可在任何地方實現遠距離辦公。新加坡政府也認識到,吸引國際人才的關鍵點不在於科技是否會削弱新加坡作為吸引國際人才的樞紐地位,而在於新加坡能否重塑和加強自己的價值主張,讓國際人才願意選擇在這裡生活和工作。

歷史顯示,包括新加坡在內的小型經濟體在適應全球經濟的新現實方面非常靈活。新加坡在各種危機中,包括亞洲和全球金融危機,也是反應最迅速的小型經濟體之一。面對後疫情時代,新加坡也將以同樣的態度應對。新加坡政府也會重新考量,從多個角度入手重塑國家自身價值形象,以便於借數字數碼化潮流,吸引更多優秀企業和國際人才前來新加坡。
本文內容參考文章連結:
https://www.zaobao.com.sg/finance/singapore/story20220118-1233991
*圖片來源於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