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龍表示,這將有助於失業人群更加專注於重新尋找工作。
而新加坡第四代領導人團隊,將在總結「新加坡攜手前進」運動時,分享有關這項政策的更多詳情。

圖源:PMO
此外,政府也將在馬來族群的地標——芽籠士乃展開一項翻新工程,包括其周邊地區都將接受改造。
比如附近的人行道和公共空間、區域內的購物中心和廣場等等,這些計劃加上各類文化活動,將使芽籠士乃變得更充滿生氣。
李顯龍華語演講內容
各位同胞,歷經三年的冠病疫情,大家齊心協力,挺過考驗。大家的生活也恢復正常了。各個社區也再次舉辦國慶晚宴,為國家慶生。
雖然我國已經走出疫情,但是地緣政治日漸緊張,經濟情況不明朗。這導致全球價格攀升,造成通貨膨脹居高不下。
國人的日常開銷繼續增加,為了減輕人們的負擔,政府以月曆的形式,分發了不同的補助。

圖源:PMO
政府知道,今年調高消費稅影響了國人,所以通過定心與援助配套,幫助大家減輕負擔,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其中,額外的CDC購物券特別受歡迎。
明年1月1日,消費稅將上調到百分之9,政府會按照原先的計劃,落實定心與援助配套。
不過,大家可能會問:財神爺能不能夠「再慷慨」一次?我因此問了財政部長黃循財,黃循財想了又想,表示說他會去認真研究。請大家拭目以待,我也希望能有好消息。

圖源:CNA
但是,大家必須諒解,財神爺不一定能有求必應,政府不可能無止境的分發補助。所以,我們也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那就是提高生產力、幫助企業轉型和發展經濟。
要減少生活開銷,大家在購物的時候也可以精打細算。如果是建國一代、立國一代,或持有藍色的CHAS卡的國人,星期一到星期五,去不同的超市,天天都有折扣。
為了家庭,人們省錢不落人後,要買到最划算的日用品,這樣才對得起自己的錢包。所以說,只要大家做一點功課,還是能買到比較便宜的東西。

圖源:Todayonline
李顯龍說,有一個群體特別關注生活費的問題,那就是快要退休的工作人士。他了解這群五六十歲中年人的憂慮。政府會協助他們減輕生活負擔,並且提供針對性的補助。
除了幫助年長人士為退休做好準備,我們也必須關心大家的健康。預防勝於治療。為了讓國人能夠保持身心活躍,上個月,衛生部推出了「健康SG計劃」(Healthier SG)。這是我國醫療保健制度的一個重大改變,政府將把重點轉向預防疾病。
政府會提供各種津貼減低國人的醫藥費,並推行健康SG計劃,衛生部在預防疾病方面的開銷將會增加。這是為了讓國人老來活得更加健康,長期幫助國人減輕醫藥負擔,也希望可以減緩國家醫藥開支的增長。
李顯龍總理也再次呼籲大家報名參加健康SG計劃:「健康是寶,預防最好,你我家人沒煩惱」。

圖源:海峽時報
過去三年,冠病疫情是一場嚴重危機,大家沉著應戰,理智應對,上下一心,共同克服種種難題。
新加坡是其中一個最早走出危機的國家,並且很快就恢復活力。投資者看到新加坡應對疫情的表現,對我國更有信心了。這一切不是偶然的。而是因為大家一直以來都未雨綢繆,做長遠的規劃,並且政府與人民之間維持互信,緊密合作,把願景變成事實。

圖源:PMO
最近發生了幾個涉及政治人物的事件,讓國人感到不安,甚至懷疑我國的體制是否出了問題。
然而,沒有體制是十全十美的。至於這些事件是否會讓新加坡受到打擊,那就取決於政府如何應對。我的團隊絕對會全心全力,做到盡善盡美,全力以赴維護新加坡清廉高效的政治體系與信譽。我相信我的接班人也會一樣。

「人人平等,唯才是用;幫助國人施展才華,精益求精;發展經濟,提升大家的生活,以及建設一個多元種族的和諧社會」,這是新加坡核心治國理念。
「讓我們繼續秉持前輩的建國精神。確保新加坡持續繁榮進步,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李顯龍提出了這個願景。
李顯龍和黃循財接受採訪: 新加坡人必須居安思危!
在國慶群眾大會演講的前幾天,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接受了本地媒體《亞洲新聞台》(CNA)的採訪。
在這場採訪中,李顯龍著重談到了新加坡的國家儲備金。他表示,新加坡人不應該認為,以為新加坡的國家儲備金永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圖源: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
談及儲備金問題時,李顯龍希望人民能將儲備金當作是遇到緊急情況時的資金,而不是認為新加坡儲備金足夠多,隨時都可以將「多出來的部分」拿出來使用。
李顯龍解釋道,目前新加坡的經濟發展和以往有區別,「新加坡已經不能像上世紀70、80年代一樣每年都取得高速發展」了。
再加上,人民不斷上漲的需求和期待,也促使政府需要將收入投入到各種民生課題上。
「我們無法像之前那樣,每年都將2%-3%的GDP放入儲備金中。」李顯龍透露出這個事實。

李顯龍總理髮出預警稱,國家儲備金一旦失去了就很難累積起來了,希望大家能夠明白儲備金是「來之不易的財富」。
畢竟,有時候意外總是在不經意間悄然來臨。 李顯龍總理用新冠疫情舉例表示,當時,新加坡政府曾經從國家儲備金里掏出了以億計的新幣,用來支持各種援助計劃以及建立醫療保障。
之後,政府又多次打開國庫動用儲備金。根據新加坡政府的報告,單單是2020年至2022年間,新加坡國家儲備金的支出就達到了至少400億新幣!

新加坡副總理王瑞傑曾在2020年財政預算案上宣布將動用國家儲備金的消息,圖源:新浪
但是,李顯龍總理也說道,比新冠更糟糕的情況可能在未來發生,新加坡人現在就應該慢慢讓儲備金可以繼續累積下去,這樣在下一代遇到問題時,他們才有足夠的資金來應對。

圖源:東方日報
當然,為了保證儲備金被用在最需要的時候,李顯龍也表示,新加坡總理、財政部長和整個內閣都必須向新加坡人交代,以確保國家的儲備金得到妥善管理。
對此,新加坡政府將致力於委任「正確的人」來管理儲備金,並確保他們能勝任這份工作。這也包括新加坡第四代領導團隊在內。
黃循財:新加坡並沒有過度儲蓄!
我們的儲備金用在了這些方面
作為新加坡第四代領導團隊的領軍人,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也和李顯龍一道接受了CNA的採訪。
在談及國家儲備金課題時,黃循財表示,目前新加坡政府的做法是將儲備金用作投資,投資回報NIRC的一半將納入國家預算中,另一半則放進國家儲備金里。

圖源:CNA
黃循財說,有人一直認為新加坡的儲備金已經足夠多,將NIRC拿一些出來也無妨的想法實在是大錯特錯。
「假設我們的儲備金實際回報率約為4%,我們拿一半,也就是2%撥入財政預算,另2%回到儲備金。國家每年的經濟增幅約為2%。如果儲備金以2%左右的速度增長,經濟增幅也是約2%,這意味著儲備金的增長只是勉強跟得上經濟,我們並沒有過度儲蓄。」

圖源:新浪
黃循財表示,新加坡儲備金使用的場景非常多,解決通貨膨脹、填海造地、保障公積金存款可得的利息等等都需要用到儲備金。
「我敢肯定,如果未來面臨任何比冠病疫情更大的衝擊、緊急情況或災難,我國可以依靠儲備金來應對,並在必要時重建新加坡,確保國家能繼續前進。」黃循財認為,保持合理的儲備金儲存很重要。

圖源:早報
早前,疫情期間的大筆支出帶來了赤字,但隨著新加坡慢慢從疫情中走出來,並且考慮到新加坡在疫情之前平均財政盈餘約33億新幣,政府是估計在未來就能輕易彌補這筆赤字。
新加坡另一副總理王瑞傑,在國會上表示,政府承諾將致力確保在每屆政府任期內,維持大致平衡的財政預算,並根據國家的收支狀況,評估歸還儲備的可行性。
不過,根據李顯龍昨晚的講話內容,新加坡政府需要用到錢的地方,還有很多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