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位於馬六甲海峽最窄部分的一個港口,從印度洋進入太平洋的必經之地,我此次來新加坡就特別想看看新加坡海峽、特別想訪問岌巴海港(Keppel Harbour)。
館長介紹,19世紀,歐洲的商船艦隊穿越印度洋、經過新加坡進入太平洋,帶來了那個時代代表著歐洲機械製造最高水準的鐘表和音樂盒。因為漂洋過海帶來的自然和人為的損害,船隊停靠新加坡港時,不僅要修補船隻,也要修補船上破碎的貨物。這樣,歐洲的鐘表和八音盒修補技術就傳給了新加坡。
「八音盒的製造技術是從鐘錶的製造技術中誕生的。」Minami館長用明亮的眼睛看著我。在博物館裡我們就已經發現了這個秘密,它們的製造原理是一樣的!
Minami館長繼續說:「19世紀,作為機械製造產品的音樂盒很多體積龐大,而越洋運輸的費用昂貴,所以那時在運輸八音盒時,人們就採用了分體式運輸,只運輸八音盒的機芯部分,外盒部分在新加坡製造,組裝部分也在新加坡完成。這個因素,加上前面講的修補鐘錶和八音盒的因素,讓新加坡後來逐漸具備了鐘錶製造和八音盒製造的技藝。」
「由於和新加坡的海上貿易,日本國受到新加坡鐘錶製造和八音盒製造技藝的影響,逐漸也學習到了鐘錶製造和八音盒製造的技術。日本現在是世界制表大國,但其最著名的品牌『精工』表(SEIKO),就是在1860年受益於新加坡的鐘表技術而創始的。出於對新加坡機械製造歷史的新發現,出於對新加坡的感激和崇敬,我們博物館的創世人決定將這個『China』音樂盒送回新加坡,並在新加坡建立音樂盒博物館,讓更多的人了解大機器時代音樂盒所展示的精湛機械工藝、新加坡這段不為人知的黃金時代。」
少有人知道的歷史:新加坡在機械技術方面曾有非凡的技藝
「新加坡音樂盒博物館有三個使命。」Minami先生繼續說:「我們稱為『3C』。『Culture』(文化),傳播文化;『Children』(孩子們),我們希望這裡成為孩子們了解歷史的一個基地;『Cosmopolitan』(國際大都會),『國際大都會』是未來的一個關鍵詞,新加坡已具備了成為國際大都會的很好條件,我們希望博物館在這方面對新加坡有所貢獻。」
「您說的『Cosmopolitan』(國際大都會)是未來世界發展的關鍵詞,您和您的博物館在實現這個使命方面所具備什麼優勢呢?」我繼續提問。
「任何東西,如果有人認識到它的價值,不斷有人認同它的價值,它就會傳承下來,流傳下去,相反,如果沒有人了解和認同它的價值,它的生命就會結束。音樂沒有國界,是很好的文化傳播工具。在音樂盒博物館,人們可以看到新加坡曾經在機械技術方面的非凡技藝,可以看到新加坡自古以來不可替代的優越地理位置對世界的重要性,以及它自古以來對世界很多國家、特別對亞洲周邊國家曾做出過的了不起的貢獻。這是新加坡的文化。文化在困難時期給人信念和勇氣,它的精神價值是巨大的。
「中國有一句話,說的是複習歷史可以學到新東西」,說到這裡,他忍不住拿過我的筆,在我的筆記本上工工整整地用中文寫下了「溫故知新」四個字。
「哇!這是一個中國成語,出自《論語》。館長真是非常博學啊!」我由衷地讚嘆。
Minami館長開心地笑了,接著說: 「另外,魚不了解水。」Minami館長笑了笑,解釋道:「正因為魚生活在水中,所以它不了解水。因為水對於它來說是日常生活的部分,它太習慣它了,所以不了解它。在外國人進入日本之前,日本人不了解自己,直到外國人進入日本,日本人才逐漸了解到自己的民族性。作為外國人,我們來到新加坡,可以幫助新加坡了解他們自己。」
新加坡每天都在變化,有活力和創造力
「那麼您很喜歡新加坡嗎?在新加坡和日本之間,您更喜歡哪個國家?」我問他。
Minami先生呵呵一笑,回答:「到目前為止,我更喜歡新加坡。」他看著我說:「您知道嗎,日本人已經不願意變化,人們會說,要變化可以,但請等我死了你們再變。這個國家真的是老了。2011年的日本『3.11』大地震,全世界人民都看到了,日本人那時在『Seven-Eleven』便利店購物,大家還是有條不紊,安安靜靜地排隊。這是日本人:守秩序但已經不喜歡變化。

新加坡一角
「相對來說,新加坡很願意改變,他們很包容,很願意與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人交朋友。你看我們門前的直落亞逸街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這裡是華人的天福宮,但往東幾步就是納宮清真教堂,往西是阿爾阿布拉清真教堂,再往西走幾步就是衛理公會基督教堂。這些不同的宗教和廟宇在這裡是這樣和諧,這是在其它地方看不到的景象。這裡變化很大,每天都在變化,有活力和創造力,人們總是想要更好,更好,更好。
「某種程度上,能否輕易地接受變化,代表了一個人或者一個國家的精神年齡。比如說,中國的馬雲,雖然他的實際年齡可能是50多歲,但他的精神年齡可能還是25歲。而從這個角度上說,新加坡是個很年輕的國家,充滿了朝氣,有著多元文化的包容性。一個外國人在新加坡生活一段時間回到他的祖國,會發現自己變得更容易交朋友了。這就是新加坡文化的影響。從這個角度上說,新加坡的發展是無限的。當然,非洲的發展也是無限的。」Minami說到非洲的時候不知為什麼哈哈大笑起來。
我想起安琪和Rainey告訴我的,館長剛剛做了父親,他選擇了讓孩子在新加坡出生。只有非常熱愛新加坡的人才會有這樣的選擇吧。
音樂盒播放的音樂是屬於自然的聲音
「我有一個問題,Minami館長,您認為音樂盒播放的音樂和數碼音樂有什麼不同?現在手機終端的數字音樂這樣風行,給人們海量的選擇,它是這樣的便利、又幾乎是免費的。您怎樣看待人們的音樂選擇?」我向Minami館長提了一個問題。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我很願意回答。」館長略作停頓,然後說:「有專門研究不同頻率聲音對人所產生影響的科學機構,他們發表的研究報告說,自然的聲音對人的物質身體、情緒、大腦有良好的療愈作用,這是數碼音樂不能比的。

新加坡一角
「音樂盒播放的音樂,和大自然里的聲音一樣,和人的歌聲一樣、和管弦樂樂器、打擊樂樂器演奏出的聲音一樣,屬於自然的聲音。所以聽到八音盒的音樂,人們會感到格外的愉快、舒心、仿佛身心得到洗滌一樣。
「現在人們喜歡數字音樂,這很正常,人們喜歡新想法,喜歡新科技,也喜歡便利的生活。人類是一種尋找意義、創造價值的存在。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遵循陰陽定律,當事物的發展達到一個陰極就會向陽極轉化,當人們聽夠了人造的聲音頻率,他們會懷念自然的聲音頻率。」
我非常贊同館長對人們音樂選擇遠景的洞察,並十分開心他運用代表著中國文化思維模式的陰陽分析法來看待事物,再次感嘆館長的博學。
對館長的採訪很想繼續,但考慮到安琪和Rainey早就該下班了,我主動結束了採訪。
我訪問過的世界上最好的博物館
我對Minami館長說:「新加坡音樂盒博物館是我訪問過的世界上最好的博物館。我的古絲綢之路訪問本來計劃在2020年開始,但今天我意識到,我的訪問已經開始了,新加坡音樂盒博物館就是我古絲綢之路訪問的第一站。」
Minami館長給我行了一個經典的日本鞠躬禮表示感謝,我也回之以鞠躬禮,以表達我的萬分感謝。相談十分投契,我們相約等下次我訪問新加坡的時候再繼續我的採訪,繼續我們的會話。
在遍布世界種類繁多和數量巨大的博物館中,新加坡音樂盒博物館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小博物館,即便在同類的音樂盒博物館中,它也不是最大的。Rainey在給我們的參觀講解中說,世界上最大的音樂盒博物館在上海。但新加坡音樂盒博物館有著博大的國際胸懷和博愛的人文情愫,它的創始人Naoto Orui先生和現任館長Minami先生,兩位日本人,將博物館建在新加坡,在並不盈利的情況下努力經營這家博物館,只是為了向世人重述新加坡歷史上的一個黃金時代,為新加坡成為國際大都會增添一些色彩,所以我說它是我訪問過的世界上最好的博物館。
(部分圖片由安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