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總理:各國需加速推進邁向凈零排放目標共同行動

受邀出席20國集團峰會的李顯龍總理表示,要對抗氣候變化問題,各國需要加速推進邁向凈零排放目標的共同行動。
總理認為,國際間可在新科技,新融資模式和新市場這三方面合作,而20國集團在這當中可以,也應該扮演領導角色。我國則期待和志同道合的夥伴展開合作。
20國集團峰會今天在印度新德里開幕。李顯龍總理在主題為「同一個地球」的會議上發表講話時指出, 新加坡是一個低洼且缺乏替代能源的島國,因此了解氣候轉變所帶來的挑戰。不過我國相信新科技,新融資模式和新市場將帶來希望,但這需要國際之間的合作。
首先在新科技方面,總理說氫氣以及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是協助各國脫碳的關鍵要素。大規模部署氫能的可行性將取決於同國際夥伴建立可靠且具韌性的全球供應鏈。沒有一個國家能獨自做到這點。
總理表示,我國制定了全國氫氣策略推動綠色能源領域發展。政府期待和志同道合的夥伴合作,讓能源結構多元化,並在難以減排的領域實現低碳氫的潛力。
第二是新融資模式,總理表示全球要在2050年之前達成凈零排放,每年需要數萬億元的投資。總理說各國政府無法獨自辦到這點,需要更多私人資金注入,才能與公共資本起到互補作用。
總理指出,我國正在探討一個混合金融平台,它將彙集並擴大公共、私人和慈善領域之間的綠色和轉型融資。我國有意和其他對這項措施感興趣的夥伴合作。
第三方面是新市場。總理表示各國政府需要共同努力,創造有利於脫碳投資的環境。這包括提供明確的綠色和轉型活動定義。總理也說,各國需要深化合作。《巴黎協定》第六條允許通過高度誠信的碳市場進行合作,以實現額外減排。
總理指出要有效應對氣候變化,第一步就是促進減排政策的多元化。我國因此支持實現減排目標的多邊方法,例如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碳減排方法包容性論壇。
新加坡不是20國集團成員,但今年再度受邀出席峰會。今年共有九個國家受邀出席20國集團峰會,除了我國還有孟加拉,埃及、荷蘭和西班牙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