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訊)大馬男子看準新加坡的消費市場需求,投身最擅長的榴槤生意,花心思裝修店面,顧客不僅可在水果店內坐下享用榴槤,還能打卡拍照
適逢榴槤淡季,一家在新加坡大巴窯北剛開業的水果店格外顯眼。 招牌上斗大的「爺爺」字眼、備註馬來西亞自產,配上吸睛搞怪的廣告標語,讓不少路人停下腳步打量。
常常笑臉迎人的店主梁潤達(31歲)此時就會迎向前,侃侃而談各類水果,包括他再熟悉不過的貓山王榴槤。
自小在馬來西亞檳城長大,梁潤達17歲開始賣榴槤,是個老手。對於榴槤的品相好壞、味道苦甜、怎麼選、如何開,他頗有一番見解。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後,他輾轉來到新加坡討生活,並投身他最擅長的榴槤生意,經過幾個月的籌備,便與志同道合的友人一同創業,期望能打破傳統的銷售模式,發揮巧思,吸引饕客駐足。
梁潤達受訪時說,雖然新加坡店鋪租金比馬來西亞高,但消費市場具有更多潛力,主打「貴精不貴多」的模式,符合新加坡人選購榴槤的習慣。
「朋友在彭亨有榴槤園,是第三代果農,我則負責行銷策劃門市和網絡的生意。我們互相配合,於是決定闖闖看。知道創業不容易,但這是我們幾個人的老本行,又不是轉行開理髮店,相信只要專心做好迎合市場,肯定有一口飯吃。」
新來生活費上漲,梁潤達選擇透過薄利多銷來應對,水果分量給足、價格也相對實惠。他認為先做好口碑最重要。
「扣除租金雜費確實賺得不多,但人流日見起色,水果都能賣完。」
他說,以往邋遢雜亂的榴槤攤形像得做出改變,他看準新加坡消費市場的需求,打算花心思裝修店面,顧客不僅可在店內坐下享用榴槤,還能打卡拍照,預計也會推出果汁和水果甜點。
梁潤達也正架設銷售網站,請人開直播賣水果,吸引新客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