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圖:法新社/ROSLAN RAHMAN)
政府報告顯示,我國容易受環境犯罪洗錢威脅,尤其是銀行和跨境支付行業。
內政部、金融管理局和財政部聯合發布的《環境犯罪洗錢國家風險評估報告》指出,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貿易和交通樞紐,以及高度外向型的經濟,使我國容易受到源自非法野生動物販運、伐木、廢物販運等環境犯罪的洗錢活動威脅,而銀行和跨境支付服務供應商基於業務的跨國性質,最容易被這類犯罪活動罪活動濫用來洗錢。
據估計,每年非法販運野生動物、砍伐等環境犯罪在全球產生約1100億到2810億美元的犯罪收益;而這類犯罪活動對環境造成深遠的影響。
報告說,我國執法和監管機構將繼續保持警惕,並採取適當措施,以降低這方面風險。
當局認為,金融機構和指定非金融企業與專業人士應該參考這份報告,以評估他們面對的風險,並酌情加強控制。他們可向內政部、金管局或財政部索取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