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主要院校介紹
新加坡公立學校從廣義上講是指政府小學和初中,採用大英國協教育體系校三種類型,基礎教育在亞洲處於領先地位,由新加坡教育部(MOE)所管理,教育制度頗為複雜。

新加坡中小學教育體系的獨特之處
新加坡的中小學教育體系分為基礎階段和定向階段。中小學採用半日制課程,剩餘時間則用於素質型的課外活動。該教育體系以其明顯的學科教育成果和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而脫穎而出,注重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
新加坡小學教育體系
新加坡小學生在"小四分流"後,五至六年級進入定向階段。從五年級開始,學生根據個別科目的能力被分為em1、em2、em3。到中學二年級,開始逐步引導學生根據個人興趣進行升學。這種教學方式真正體現了"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精神。
新加坡中學教育體系
新加坡中學教育體系包括特別班、快捷班和普通班三種課程。前兩者的學生可在中學第四年參加新加坡O水準考試,而普通班學生則在中學第五年參加該考試。特別課程為四年制,學生可修讀高級母語,高級母語和英語兩者之一作為第一語文。快捷課程同樣為四年制,學生只能修讀快捷母語課程,其他課程與特別課程相同,英語為第一語文。普通學術課程為五年制,學生在第四年參加劍橋N水準考試。普通技術課程則為四/五年制,學生修讀兩門主課,英語和數學,第四年參加劍橋N水準考試,大多數學生在N水準考試後直接進入技術學院。
新加坡中小學的獨特優勢
政府的高度重視: 自1965年建國以來,新加坡政府一直將教育發展作為實現國家現代化的基本國策。每年財政預算中約19%的經費用於教育,高達國民生產總值百分之三至四的經費用於發展教育事業。此外,政府每年向教育儲蓄基金帳戶撥款5億新元,人均教育經費接近1,400新幣。這種持續的財政支持表明政府對培養學生、發揮潛能和培養終身學習興趣的承諾。
雙語教學的優勢: 新加坡以英語為官方語言,採用雙語教學,但學生在英文學習方面明顯強於國內。一年級的單詞量已經超過中國4-5年級水平。這種雙語教學環境為中國學生提供了從小學習英文、為未來留學打下堅實語言基礎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