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有意在新加坡開展業務的企業而言,獨到的投資眼光是非常重要的,抓住風口行業才能事半功倍,這也是出海企業必須關注的重要議題。

本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新加坡航空業的發展優勢,旨在為大家提供全面的信息和支持,以便更好地應對企業出海帶來的挑戰和風險。
新加坡航空業發展勢頭強勁
隨著跨境客運的逐步復甦,預計到2040年,國際客運量將實現翻倍增長。與此同時,全球的保養、維修與翻修市場預計在2023年至2033年間將迎來超過33%的快速增長。在全球航空航天業展現出無限潛力的背景下,新加坡作為亞太地區的關鍵交通樞紐,其地位愈發顯著。在此背景下,亞洲最大的航空航天盛事——新加坡航空展,在樟宜展覽中心盛大舉行,再次成為業界焦點。
本屆航空展吸引了近6萬名商客,創下了歷史新高的參觀人數。展會設置了16個國家展館,其中中國、韓國和捷克首次設立了展區,展現了國際合作的廣泛性。超過1000家企業參展,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全球前20大航空公司中的90%。
自2022年新加坡航空展以來,全球航空航天業已承諾在未來3至5年內,在新加坡投資超過7.5億新元,覆蓋了從研發到製造的整個價值鏈。

新加坡航空航天業在過去三年實現了強勁的復甦和增長,去年產出同比增長16%,目前已有超過130家航空航天企業在新加坡設立基地。就業方面,去年新加坡航空航天業僱傭了超過21,000名本地員工,較前三年增加了3000多個崗位。
可持續航空發展成業界關注重點
在展會期間,新加坡企業發展局和裕廊集團聯合推出了2024年航空航天開放創新挑戰賽,得到新加坡經濟發展局和新加坡航空航天工業協會的支持,這一挑戰賽旨在促進初創企業和中小企業在可持續性、生產力和數字化領域的創新合作。
新加坡政府在樟宜航空峰會上公布了「可持續航空樞紐藍圖」,旨在推動航空業的轉型,鞏固其作為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該藍圖由新加坡民航局與業界共同制定,目標是在2030年將樟宜機場的運作排放量比2019年減少20%,並在2050年實現國內和國際航空業的凈零排放。
為實現這一宏偉目標,藍圖提出了涵蓋機場、航空公司、航空交通管理三大領域的12項舉措,體現了新加坡在追求航空業增長的同時,致力於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承諾。

本次航空展以「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為業界提供了一個探討航空業可持續發展和轉型的平台。主辦方與麥肯錫合作舉辦的可持續航空論壇,邀請了行業領袖共同探討監管制度、技術進步及減少碳足跡的合作研發舉措,中國航空公司的積極參與,特別是中國產大型客機C919和支線飛機ARJ21的國際首次亮相,成為了一大亮點。
此外,新加坡氫能合作委員會的研究指出氫能在航空業脫碳中的潛力。展望未來,2026年新加坡航空展將聚焦人工智慧,期待與更多中國及全球航企在獅城相聚,共同開闢航空業發展的新路徑。
